契丹人、高麗人是如何被統治的?後為什麼遷居東北?

契月故地位於西拉木倫河流域。這裡曾是契月貴族耶律阿保機所建立的契月王朝的發源地。隨著太宗的統治,國號改為遼並加強對東北地區的統治。在遼聖宗的統治下,不僅對高麗發動多次戰爭迫使其臣服,還三度出兵消滅女真部族和烏惹兀惹部族,令後者成為遼朝的附庸。
遼朝晚期,契丹貴族統治者腐敗極端,對女真人的掠奪和索取日益加劇。女真人在和遼朝接壤的寧江州進行貿易活動。目前有三種不同的說法關於寧江州的位置-一說是位於今天的吉林省扶餘縣伯都納古城,另一說是在吉林縣小城子,還有一說是在吉林省榆樹縣的大坡古城。女真人經常受到契丹統治者的掠奪和低價強買。如果女真人不服從,他們甚至會遭受契丹人的辱罵和毆打。契丹貴族對女真人各個部落的欺壓行為引發了女真人的反抗,契丹人把這種反抗稱作「打女真」。

女真族的各個部落曾經遭受遼天柞帝的昏庸統治,遭受到了民族壓迫。在完顏阿骨打的領導下,女真族開始反抗遼朝的統治,爭取自由。後來,阿骨打建立了金朝,開始勵精圖治,把勢力不斷壯大。在一次對遼朝的戰爭中,金朝取得了勝利,遼朝最終滅亡。
在契月失去統治民族的地位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契丹人一直沒有屈服於金人的統治。契丹首領石抹是祖庫烈兄的後代,他發誓不為金祿而活,率領部落遠徙。
隨著金朝的滅亡,契丹人被金朝統治者嚴密控制,沉寂了一百多年。但在蒙古汗國時期,他們再度活躍起來。當成吉思汗興師北征,向金朝統治者發出威脅時,契丹人奮起呼聲,大喊「為國復仇,這正是時候」。他們有些想趁著蒙古與金朝的競爭中謀利,有些則想依附蒙古,以報金朝滅亡之仇。
「契丹人耶律留哥」是當時最具權勢的人物,他原本在金朝北方擔任千戶。金朝後期,當「太祖起兵朔方,金人懷疑遼朝遺民會有叛亂心思」,於是解散了所有的契丹月氏部族,甚至下令「每戶遼民必須與兩戶真人夾居以防範其叛亂行為」。而耶律留哥為了自保,決定向金朝投降,成為了當時金朝的一位高官。

在接下來的十多年裡,契丹人被分成了兩個主體部分。大約十分之一的族人繼續居住在以臨演為中心的西拉木倫河流域,而大約十分之九的族人則暫時東徙進入高麗半島境內。這些進入高麗境內的契丹軍由於四處繁榮,慣性抄掠,因此遭到高麗軍的阻擊和追捕。再加上契丹內部也因乞奴等人的內鬥而相互厮殺,因此造成了相當慘重的人員傷亡。
蒙古軍進攻契丹叛軍時,也入侵了高麗。高麗當時把抓到的契丹俘虜分送到各個州縣,讓他們在空曠的土地上居住,提供土地和耕作的機會,讓他們成為農民,這地方便稱作契丹場。

此後,薛閣「連續征服高麗和東夏萬奴國」,共復原六千多戶人。
自蒙古汗國時期到元初,契月一族人口主要分佈在中國境內,其東部起點為寧昌路,西部至上都路東部,北部則為西拉木倫河,南至廣寧府路和大寧路的北部。
在這片寬廣的地區之中,《遼害戶即契丹人戶不下數萬,》而當時的大寧更享有「靄都」的美名。而在遼陽行省境內,「合懶路」聚集了相對密集的高麗人居民。隨著蒙古汗國對金朝戰爭的後期,他們也開始向高麗國發動攻擊。在窩闊台統治時期,許多高麗人主動投降蒙古統治者,帶著他們的家庭和依附民戶遷移到遼東半島上。

在世祖時期至元七年到二十七年,元朝曾一度擴展疆域至高麗半島的中部。他們在原高麗國的西北部設置東寧路,初名為東寧府,統轄歸附元朝的高麗民戶。元朝利用高麗官員對這一地區實行「因俗而治」的方式,成功實現對高麗民族的政治和經濟統治。然而,自成吉思汗時期開始,元朝便派兵征討高麗。
在太祖十三年,蒙古軍的哈只吉、札刺等人率兵進入高麗,追討乞奴等契月一叛軍的行蹤。當時,高麗麟州神騎都領洪大宣已在蒙古汗國初期時就「詣軍中降」,歸附蒙古,與哈只吉等攻圍叛軍。高麗王奉牛、酒出迎蒙古王師。從那時起,蒙古和高麗開始進行外交往來。
三年八月,窩闊台汗下令撒札塔帶領蒙古軍隊討伐高麗,原因是高麗殺害了蒙古的使者。這是蒙古第一次東征高麗,撒札塔率軍攻城掠地,成功攻佔了四十多個城池。高麗王派北懷安公前來請降,撒札塔頒布詔令,設立官員分治高麗領土,並最終撤軍離開。
當時,洪大宣的兒子洪福源歸順蒙古軍隊,蒙古軍因此「得到福源所率領的一千五百戶編民。」洪福源帶領著先前隸屬於附州縣的民眾,與蒙古軍隊的撒札塔一起,攻擊了仍未归附蒙古的高麗州縣,高麗王墩於是請降。

六月那年,蒙古軍隊剛撤離不久,高麗王墩再度叛變,把蒙古派往「京、府、縣達魯花赤七十二人」盡數殺掉,接著高麗王「率領王京及各州縣民逃離到海島上躲藏」。
洪福源於西京今高麗平壤一帶「召集北界四十餘城的遺民,準備與蒙古軍隊聯手攻打高麗」。秋八月,撒札塔再度率兵進入高麗境內,洪福源則領軍與其協力攻擊高麗。在抵達王京處仁城時,撒札塔被一只流矢射中而戰死,他的副手則率領部隊返回。洪福源決定留在當地駐紮。
在太宗五年十月,高麗王再度派兵攻打西京,並掠奪了洪福源的父親洪大宣。洪福源因此無法安居,向元朝統治者提出「請帶領我們的族人遷居東京」的請願,結果得以「帶領北方各族人民回歸」,元朝統治者將他們安置在遼東腹地的「遼陽和瀋陽之間」。在當時,由於瀋陽城已經被戰火摧毀,因此高麗族大部分居住在靠近遼陽的地方。
東京,即今天的遼寧省遼陽市。當時,蒙古統治者將歸附他們的高麗人集中起來,並把他們派到遼瀋之地。這些高麗人由洪福源管轄,他是歸附的高麗軍民長官,也負責招降、安撫以及統領歸降蒙古汗國的高麗人。

洪福源帶領著一批高麗族人遷移到遼東地區。據推測,他應該至少帶了一千五百戶人口來降服蒙古,因為這是他所率領的民眾的編戶數量。除了原有的編戶之外,這些人還包括了洪福源所招集的北界眾。
首次大规模入迁遼东地区的是高丽族人。在此之后,窝阔台十年间,李元佑等高丽人率领二千人归降蒙古。他们被命令居住在东京,并受洪福源的节制。他们还被赐予御前银符,使玄绎等人佩戴,以招揽未降的民户。在蒙古统治者的招降政策下,不久又有李君式等十二人前来降,蒙古统治者待他们如同玄绎一般。
在過去,蒙古統治者曾以高麗人的洪福源為首,讓他們臣服於他們的統治之下。然而,憲宗另外派遣了王婷來統領新獲得的高麗人戶,此舉與洪福源之間發生的爭鬥有關。
在太宗十三年,高麗的王世子王婷被送到蒙古作為人質,「寄宿在福源家中,福源對待他非常厚待。但是很久之後,他與福源產生了矛盾。」憲宗在連年的戰爭中征服高麗,俘虜了大量高麗人口,王婷「暗中想要統治本國並讓所有歸順的人回到自己手中,但卻被潛藏在福源府邸的人發現並殺害。」婷在此時遇刺身亡,當時是憲宗即位八年。

忽必烈在即位后,於「中统元年」任命「洪福源」為「王公元王婷金符總管」,負責「瀋州」地區事務。「洪福源」於三年後被任命為「安撫高麗軍民總管」,管理瀋州地區的「二千餘戶」軍民事務。其職務還包括「兼領軍民」,並賦予「高麗質子王婷升」佩戴「虎符」的權利。
高麗軍民總管府是由王婷所統領,並非原本的高麗軍民萬戶府,該府是由洪福源所統領。此外,高麗軍民總管府是在憲宗年間,依據新降附的高麗民口余戶所設置的。府中有超過二千戶人口,其中一千三百戶是由王婷所簽領的部民。
為了安撫高麗軍民,高麗軍民萬戶府成為總管府。該府指派了洪茶丘擔任總管,他的下屬統轄了高麗民口中的約餘戶。瀋州在至元三年被毀,並在同一年開始修復。到了這一年,王婷成為瀋州的統治者,以處理高麗降民事務。根據每戶五人的估算,王婷在瀋州統治的高麗人口大約有萬人。因此,遼陽和瀋州共有約四千戶、兩萬人的高麗族人口。
在元代時期,遼陽和瀋陽兩地都有眾多錢糧戶,其中約有一半的人是高麗族。最初,這兩個地方各自設立了一個安撫高麗軍民的總管。直到元成宗貞元二年,瀋陽路才成立了一個安撫高麗軍民的總管府,並將這兩個司合併為瀋陽等路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總部仍然位於遼陽古城,轄下管轄著總管五個、千戶二十四、百戶二十五。

瀋陽路原隸屬於遼陽行省,而遼陽行省治所曾先後設在北京今內蒙寧城縣大名城、咸平今遼寧開原老城、蒸州今遼寧阜新東北塔營子城、永平今河北盧龍等地,但從未設置於今遼寧省遼陽市。據叢佩遠先生考證,這也許是因為當時瀋陽路成立後,其治所就被設置在遼陽故城,即今遼寧省遼陽市。
瀋陽路為了安撫高麗的軍民,成立了最高官府——總管府。這個總管府下面統轄著五個總管府,其中一個是位於瀋州的瀋州高麗總管府。據《經世大典》記載,瀋州高麗總管府轄區內有釋站二,其中包括本州站和崖頭站,而本州站即為瀋州站。瀋州高麗總管府的治所設在今天的遼寧瀋陽。至於其他四個總管府的名稱和治所,則不得而知。
在《遼東志》中有一段記載「瀋陽中衛位於城東南隅,曾為元總管府的舊址。」在上個世紀的中葉,瀋陽市中央大街發現了「瀋陽路城陛廟碑」,這是從「遼陽故城」遷至瀋陽的重要證據。瀋陽路的治理機構是由安撫高麗軍民的總管府統轄,實行軍政合一的統治體制。總管府下設千戶所、百戶所,這種統治方式與周圍漢族實行的州縣制度不同。
高麗人洪福源之子俊奇,小名茶丘,在中統二年被任命為總管府的最高官員,以管領歸附高麗軍民為職責。俊奇去世後,由其子洪萬繼任,襲職為懷遠大將軍、安撫使、高麗軍民總管,同時還佩戴著父親茶丘所佩帶的虎符。至元七年,王婷之子阿刺帖木兒繼任為總管,領受虎符,統轄高麗人民。

据记载,元朝十八年在征讨日本的途中,某人遇上大风浪而溺亡。他的弟弟兀愛随后继承了他兄长阿刺帖木兒的职位,得到了金虎符,并被任命为安遠大将军、安抚使、高麗軍民总管和东征左副都元帅。然而,元朝后期的历史记录并未记载此事,因此我们无法得知其真实性。从中我们可以推断,沈阳路下总管府、千户所和百户所的官员主要为高麗人,而元朝早期实行世袭制度。
瀋陽路下的高麗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并向元朝缴纳税款,并承担摇役和兵役。到了元朝十三年十二月,“济宁路以及高丽沛州水,均免今年的田租。”
在元朝的二十四年,「瀋州」遭受饑荒,加上被契丹的「乃顏兵」侵略,因此政府免除了當年的稅款和租賃費用。從這個措施中可以看出,在面對天災和人禍時,元朝對瀋州實行了減免租賦和救濟貧民的政策。在瀋陽路下的高麗人口中,他們從事著農業生產,而元朝對他們的經濟統治關係與附近的漢族農民相差無幾。
世祖至元二十九年二月,「乙亥」(農曆年份),設立「總管高麗、女真、漢軍萬戶府」,並授予銀印,總兵力達六千人。同時,洪重喜、洪福源的孫子和王兀愛、王婷的孫子分別被任命為「總管高麗、女真、漢軍萬戶府」的領導者,兼任瀋陽安撫使和高麗軍民總管。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萬戶府並非行政建制,而是一個軍事統帥組織,其成立是為了征討日本。

蒙古統治者在高麗與日本兩國相鄰的情況下,對日本相對熟悉。因此,他們一般會派任高麗軍民總管府的領導人擔任征東副元帥,同時兼掌管高麗、女真和漢軍萬戶的職務,並帶領軍隊跟隨蒙古都元帥進攻日本。在這些領袖中,高麗軍民總管幹阿刺咕木兒也隨同蒙古軍隊出征日本。然而,他在進行這項任務時不幸遇到海難,並最終於途中喪生。
《元史·順帝紀》中有一則紀錄,記載順帝元統二年四月,下旨委任太平王燕帖木兒之子唐其勢擔任總管高麗女直漢軍萬戶府達魯花赤一職。此前也有記載馬札兒台曾經擔任過這個職位。
在元朝后期,高麗、女真和汉人万户职位逐渐由蒙古贵族接管。除了这些较大规模的移民群体,还有一些高麗人零星地迁移到遼陽行省。首先是在金朝灭亡时逃到遼陽行省的高麗人,或者被蒙古军队俘虏后安置在遼陽行省的高麗人。
存在散居各地的高麗人,亦有被編入遼陽行省的鄉軍(即地方軍隊)。例如至元年間徹里帖木兒所率領的高麗軍大德元年,在閣里台隸屬的新附高麗、女直、漢軍居住於瀋州。延裕三年,部分高麗軍被派往濱州、遼河、慶雲、肇州等地進行屯田。逃到或被俘至遼陽行省的高麗人當中,相當一部分後來被遣返回高麗。

「中統元年,蒙古歸還高麗的逃亡者有四百四十多戶;大德元年,自從年代以來,高麗人被掠和流亡者共有三百五十戶。」這兩個數字加起來,接近八百戶,揭示了高麗人進入遼陽行省或被俘的人數並不少。
東寧路在元代時於高麗國西北部設置,該地區轄管著已歸附元朝的高麗居民,成為遼陽行省之下的高麗人區域。東寧路的源起則可以追朔至世祖至元七年,當時東寧府正式設立。
至元六年十一月,「高麗都統領崔坦等以林衍為首發動叛亂,控制了西京及周邊五十多個城鎮。」七年正月,「大元皇帝下詔,將高麗西京劃歸直接統轄,並改名為東寧府,劃定以慈悲嶺為界。同年,蒙哥都受命為安撫使,持虎符率軍駐守其西境。」西京即為現今高麗的首都平壤,慈悲嶺位於高麗黃海北道黃州的鳳山至瑞興之間。
崔坦被任命為東寧府總管,治理高麗的原西京市,統領新歸附的高麗居民。在十二年十二月,他勸說高麗升級東寧府為一條路。高麗人崔坦率領的州縣鎮城數量稍有不同。《元史·高麗》記載其「摯西京有五十餘城人附」,而《高麗史》則提到「西京有五十四城,西海有六城」,總數為60座城市。

根據《元史·地理志》的記載,東寧路下轄約有六十個府、州、縣和鎮城。這意味著這個地區的城市數量相當多。東寧路的管轄範圍從鴨綠江下游一直延伸到高麗國的慈悲嶺。慈悲嶺位於今天的高麗黃海北道,從鳳山到瑞興之間。在東寧路下的民戶主要是高麗人,但由於高麗半島的西北部是女真人和高麗人的混居區,因此東寧路內可能還有部分女真人居住。
從世祖至元七年成立東寧府,到至元二十七年,東寧路的存續時間並不長。而當時「帝詔罷東寧路」,其下管轄的眾城多歸還給高麗國。整個東寧路的設置前後僅歷時數年。在這段期間,東寧路主要採取高麗人統轄高麗的政策,並由高麗的崔坦擔任初建東寧府的總管。
在元朝建置初期,曾派遣行省長官前往臨東寧原西京,以加強對高麗地區的控制。至元七年,世祖下令讓頭葷哥行省駐紮西京,並派遣達魯花赤駐紮東寧所屬各城。至元九年六月,又遣高麗國西京屬城的達魯花赤和質子金錳等返回自己國家。此外,在東寧府、鳳州等地設立屯田,並設立經略司掌管事務,每一個屯田地區使用五百名軍隊,以加強對這些新歸附的高麗地區的控制。這些駐軍和屯田軍隊均為元朝派出的軍隊。

元朝時期,東寧路下各州縣的官員仍為原高麗國時期的官員。為了對這一地區實行「因俗而治」,元朝利用高麗官員對東寧路高麗民戶進行政治和經濟統治。隨著元朝設立東寧府路,高麗國局勢迅速穩定,並重新扶持高麗王植復位。然而,在至元十年前後,元朝開始著手越海東征日本,並不斷派遣使節到高麗國簽訂軍事協助協議,籌備征服日本的計劃。
至元二十年,為了征伐日本,特別成立了征東行中書省,「並與高麗國王和阿塔海蒙古貴族共事。」為了進一步拉攏高麗王,至元二十七年即忠烈王十六年三月,「帝下詔,取消東寧路,重新將西界劃歸我們的西北諸城。」遼陽行省的西界重新擴展至鴨綠江下游地區。
此外,還有一些高麗民眾是根據高麗國王奉元廷之命,被安置到遼陽行省境內。在至元十六年,高麗因應元廷的要求,在瀋州和遼陽之間設置伊里干,並遷移了二百戶富裕居民前往該處居住。另外,還在鴨綠江內設置了兩座伊里干,每處安置一百戶居民,為應付朝廷的差役和使節需求。
元代時期的高麗人主要是為了供元朝和高麗之間的往來和使役而存在。總體來說,元代遼東腹地的高麗人數量至少有五千多戶,近三萬人。如果按照至順年間遼陽行省在籍錢糧戶戶的計算方式,高麗人約佔總戶數的百分之七左右。

「高麗人主要分布於土壤肥沃、適合農業發展的松遼平原南部,他們掌握著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為該地區的開發做出重要貢獻。在遼陽行省,高麗人通常居住在族群聚居區,因此長期保留了本民族的許多特色。」
直至元末,瀋陽城內依然保留著「瀋陽等路高麗軍民總管府」、「總管高麗女直漢軍都萬戶府」等機構。由於長期定居在此,這些高麗人已成為遼陽行省境內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到了元文宗至順年間,瀋陽路仍有「錢糧戶數五千一百八十三」。
雖然有些高麗人後來回到了高麗半島,但至正十九年因為中原戰亂和遼東地區的動盪,一些高麗人被迫東遷。據《高麗史》記載:”一開始,本國人也有居住在遼東一帶的,但因戰亂而回國。” 不過,大部分高麗人還是留了下來。到了明代,遼東地區的民族組成為:”華人十七,高麗土著和歸附的女直和野人十三”。在這十分之三的人口中,高麗人仍舊佔了多數。他們當中的相當一部分是元代遷入遼東腹地的高麗族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