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至16世紀的亞歐大陸東部,一場持續達200年之久的戰爭在這裡爆發,該決定東亞霸權歸屬的戰爭的兩大主角是佔據中原的大明帝國和草原上的北元(蒙古)諸部。這場長達200年的戰爭深遠地改變了東亞的局勢。
1368年,朱元璋成立大明王朝後,率領25萬大明軍北伐元朝,攻陷元大都,讓末代皇帝元順帝出逃草原,元朝滅亡。
然而,元朝勢力未完全消失,他們繼續控制著中國邊緣地帶,並以草原為核心,打出北元的旗號,對大明形成了戰略包圍。接下來的200年,大明與北元(蒙古)之間展開長期的戰爭,在此過程中,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建文年間,這段時間大明與北元的戰役集中於草原地區,大明軍多數在戰場上失敗。
第二階段是明英宗即位後,經過幾次征戰後,成功佔領了蒙古地區,並與北元簽訂了和平協議。
第三階段是明宣宗時期,北元開始發動大規模的攻擊,大明採取防禦策略,令北元僵持不前。此時,大明將軍常遇春成功防守了宛平城,成為大明將領中一個非常耀眼的存在。
第四階段是明憲宗時期,北元內部出現內訌,關鍵時刻大明發動了一系列攻擊,終於讓北元和大明達成和平。
明蒙戰爭持續了200年,對於兩國來說都是一段惡戰史,也同時鑄造了無數英雄豪傑。
明朝對北元(蒙古)的戰略進攻可以分為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第一階段時間跨度從1368年徐達北伐到1424年明成祖朱棣第五次北征漠北,共56年。在這一階段,大明剛剛建立,明軍的戰鬥力十分強大,著名將領層出不窮。尤其是藍玉所指揮的捕魚洱海之戰,明軍一舉摧毀了北元朝廷,使得蒙古草原分裂為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北元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徹底退出歷史舞台。
在朱棣時期的五次北征漠北行動中,明軍進一步削弱了蒙古三部中最強大的韃靼部的實力。明軍還在長城以北建立了許多軍事堡壘,例如斡難河衛、興和衛、開平衛等,徹底限制了蒙古三部的生存空間。這一階段的明軍極盡風采,是明朝最為積極進取的時期之一。
明朝第二階段的戰略防禦時間跨度為22年,自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至正統十四年(1449年)。這一階段的開始,是因為永樂時代高強度的軍事行動耗盡了大明的國力。隨著新繼位的明仁宗朱高熾(年號洪熙,在位僅1年)和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宣德,在位10年)接續登基,他們採取了戰略收縮方針,重視節約國力。因此,大明裁減了長城以北的斡難河衛、興和衛、開平衛等衛所,停止了對漠北進行征討和干預,只是仰賴長城對抗蒙古各部的襲擾。此外,大明還從安南(越南)撤軍。這段時間在歷史上被稱為「仁宣之治」。
然而,這一收縮政策使得蒙古的瓦剌部逐漸強大,最終成為大明的強有力對手。到了明英宗朱祁鎮的治下,瓦剌部已經統一了蒙古。他們於1449年發動了對明朝的重大攻擊,在土木堡全殲了20萬明軍精銳,並抓獲了朱祁鎮,使得明朝積累了80年的聲望在一瞬間瓦解。
明朝對蒙古進行戰略相持,這一階段持續了118年,從正統十四年(1449年)到隆慶元年(1567年)。明軍在土木堡遭受大敗,損失慘重,此後再也無力組織對漠北的大規模征討,長城以北全部陷落,北京成為邊境城市。然而,蒙古也並非安逸的,作為蒙古最強大的瓦剌部落在京師保衛戰中也遭受傷亡慘重,瓦剌人士兵陷入內亂,讓韃靼再次抓住機會崛起,雙方互相殺戮,也無法抽出餘力向南入侵中原。
在這一階段,明朝和蒙古在長城沿線進行持續的戰爭,雙方都沒有取得太大的突破,但總的來說,蒙古僅占優勢。甚至發生了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的庚戌之變,蒙古俺答汗率軍攻陷北京,搶掠財富,明軍卻無法與之對抗,這是明朝的恥辱。
第四階段,明朝與蒙古戰略合作階段,時間範圍為1567年的隆慶元年到1635年的崇禎八年,共計68年。隆慶皇帝即位後,明朝與蒙古長達近二百年的對抗終於告一段落,雙方深知無法互相消滅,因此決定通過對話與和平進行交流。隆慶開關事件成為明蒙戰爭結束的標誌性事件。但是不久之後,遼東建州女真部的努爾哈赤崛起,並在十多年的征戰後統一了女真各部,於1616年建立了後金,並多次擊敗明軍,占據東北地區,對明朝的統治造成了威脅。皇太極繼承努爾哈赤汗位後,繼續向蒙古諸部發動攻擊。由於後金已成為明朝和蒙古的共同敵人,因此雙方放下前嫌,攜手抗擊後金。
大明與蒙古早已衰老暮年,再加上明蒙戰爭長達200年,已讓這對難兄難弟元氣大傷,更無法與驍勇善戰的後金八旗兵抗衡。1635年,皇太極征服蒙古諸部中最強大的察哈爾部,奪得漠南蒙古的控制權,大明與蒙古同盟的戰略,因此瓦解。隔年,皇太極正式將後金改為滿清,建立大清帝國。8年後,皇太極的弟弟、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進攻天下大同,終將大明滅亡,滿清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