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應該有四國鼎立,為何羅貫中卻只寫三國?

「東漢末年戰火連綿,分裂成三國」,這句經典的歌詞,充分概括了人們對於當時天下局勢的認識。東漢王朝的奠基者是劉秀,在西漢王朝的滅亡後,劉秀乘勝追擊並建立自己的王朝,因此被譽為中興之帝。然而,即便王朝有所中興,漢朝的弊病依然存在,在東漢末年,諸侯割據的問題日益嚴重,天子的權力逐步遭到削弱,終究成為名義上的傀儡。
在秦失其鹿後,天下蜂擁而至。漢天子不再獨握至高權力,各諸侯爭相崛起,欲稱霸一方。丟掉那些虛榮稱帝,玩著就滅亡的國家,只有四個國家能夠堅守到底進入決賽圈。這跟我們所知的三足鼎立情況有些不同。事實上在東漢末年,並存的是四個國家。而被遺忘的第四個國家,就在遼東的公孫家族。公孫度,字開濟,原是遼東襄平人。然而,他的父親曾因躲避郡吏的追捕而帶著家人搬到玄菟郡,在此落地生根。因此,公孫度是在玄菟郡長大的。
公孫度天生聰穎,對於儒家經典四書五經有深入透徹的學習,後來更成為了玄菟郡的吏員。然而,他能夠在年輕時取得此種成就,主要還是因為生命中有一位貴人相助。這位貴人就是與公孫度同姓的玄菟郡守,也就是公孫琙。二人除了姓氏相同,其淵源還有更深的關係。
公孫琙早年有一個兒子,名叫公孫豹,人品和相貌都是卓越的。但是,因為一個意外事件,公孫琙失去了這位慈愛的兒子,從此變成了一個寡婦。然而,公孫度和公孫豹非常相似,不僅年齡相仿,而且擁有相似的才能和身高。此外,公孫度的曾用名還是公孫豹。每當公孫琙看到公孫度,就會想起他早逝的兒子,因此對他特別關愛,多方提拔,贊助他求學,甚至還幫助他娶了一個妻子,把他當成自己的兒子一樣照顧。

在古代,政治官員主要靠著推薦才能當上官。換言之,只要關係網廣泛、背景硬,就有機會當上官。公孫度憑藉公孫琙的賞識,積累了眾多關係網,這些關係網在後來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建寧二年,朝廷要求各地推薦有才學的人入朝任職。公孫度就在這次推薦中被選為尚書郎,並且辛勤工作,後來升遷成為冀州刺史,更超越了公孫琙的地位,這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公孫度的身世並非豪族,但他的事業卻迅猛上升,這卻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這些人聯合起來,四處散布有關他的不實謠言,最終導致他被罷免。公孫度的人生一下子由巔峰跌入低谷,他感到十分沮喪。但是,風水輪流轉,中平六年時董卓挾持天子,掌控朝廷,成為一言堂,讓公孫度再次看到了翻身的機會。

董卓是個十分殘暴的人,經常四處招兵買馬。因此,他派手下徐榮前往玄菟郡執行這項任務。這對於公孫度來說,卻是一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機會,因為徐榮和公孫度是同鄉,關係比較密切。當徐榮來到玄菟郡時,便和公孫度舊情重提,二人並肩飲酒聊天。此時,徐榮得知老友的困境後,主動提出自己可以襄助。他當即向董卓表示贊同公孫度適任遼東太守之職,並成功說服董卓。最終,公孫度奪得了遼東太守的位置。
那個時代的階級制度非常嚴格,社會上層都是出身於豪門大族。這些人往往因此而歧視那些來自寒門的人。即使公孫度曾經擔任太守,但仍因出身而受著當地豪族的鄙視。在他被罷免後,縣令公孫昭對他兒子下達當伍長的命令,實際上是要羞辱他。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公孫昭》正在遼東郡中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公孫度雖然擔任太守,但他卻對自己的堂兄公孫昭心生不滿。認為公孫昭在當初的爭奪遼東太守之位事件中自己被他擠下,使得自己得不到應有的利益。

因此,公孫度把公孫昭衣衫揭開,暴打到致死,以此為威。公孫度深知,想要坐穩太守之位,必須打壓當地望族。於是,他展開了對當地豪門的瘋狂打壓,讓他們屈服於他的權力之下。

這種方式讓公孫度的權力得到了壓倒性的增強,但同時也讓他在民眾中聲名狼藉。許多人認為,公孫度將權力濫用,處理事情極盡苛責,甚至還對望族兒女進行打擊,讓他們心生畏懼。

最終,公孫度的統治變得越來越嚴苛,他的權力也漸漸地被人民所反感,不再受到支持。這也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句話的最好詮釋,權力濫用將會最終自食其果。

他不只報復了仇人,也對那些從未施恩於他的人加以報復。據說,他把一百多個豪族全部消滅,讓人人自危。在穩定郡內局面後,公孫度開始關注海外事務。據說他曾把自家女兒嫁給夫餘國王尉仇台,透過聯姻取得後方支援。
公孫度曾東征高句麗,讓對方屈膝投降,甚至幫助他多次征伐其他勢力。他治理下的遼東強勢無比,吸引大批中原人來此避難,包括著名的管寧、邴原、王烈、太史慈等知名人物。遼東因此也享有「強不淩弱,眾不暴寡」的高度評價。
「公孫度雖然不是沒有野心。在初平元年,各地諸侯紛紛興師討伐董卓,中原動盪不安。公孫度曾對親信部下表示:『現在漢室將要滅亡,是時候與大家一起謀王位了。』可以看出,公孫度本身具有一定的能力,只可惜他去世得太早。公孫度逝世於公元204年,那時各諸侯間的爭鬥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

公孫度逝世後,他的兒子公孫康繼承了父親的事業。他明智地聆聽了謀士的建議,沒有貿然行動,而是養精蓄銳,靜待時機。到了建安十二年,曹操統一了北方,袁尚和袁熙率領殘部逃到了遼東,想投奔公孫康。然而,曹操遵從郭嘉臨終前的遺言,沒有派兵攻打遼東。公孫康也果然如郭嘉所預測的那樣,獻上了袁尚和袁熙的首級以表忠心。曹操於是封公孫康為裹平侯,並任命他為左將軍。
公孫康以精明睿智治理國家,攻下高句麗,讓公孫氏政權範圍進一步擴大,從五郡增加到六郡,達到了發展的巔峰。公孫康去世後,他的弟弟公孫恭繼位,也向曹操示好,並暗中謀劃大事。但是公孫康的兒子公孫淵卻偏偏鬧事,囚禁叔叔公孫恭,多次表現出不忠心的態度,最終導致公孫氏政權被司馬懿所滅。公孫氏政權因此落得一個三代而亡的悲慘結局。

羅貫中未收入公孫政權,將《三國演義》改編為《四國演義》,原因是公孫氏政權只掌握一小片土地,無法對外宣稱帝位建立獨立的國家。此外,公孫政權只在遼東一帶發展勢力,歷經三代便消失無蹤。對整個天下的影響十分微小,因此並不值得在作品中花費太多筆墨描寫其歷史,更不可能成為書中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