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死後追封「孝烈將軍」

《木蘭詩》是一首傳唱至今的詩歌。豫劇大師常香玉演唱的《誰說女子不如男》更是鼓舞了中華子女奮勇前行,赴戰場,勇敢戰鬥,保家衛國……但是,您是否知道花木蘭的結局呢?她沒有死於戰場上,而是死於她多次立下戰功、聲名显赫、榮歸故土之後……她一生都是身為女性。她被當時的皇帝迫害,最終自殺身亡,死後以「孝烈將軍」的身份被追封。這是一個令人傷心的故事。

「花木蘭故里」所在的方形院落,北邊供奉著木蘭祠,南邊則是木蘭陵園。在院落的正中央,豎立著花木蘭騎馬從軍的雕像,她身著戎裝,手持長劍,跃馬疾驰。背後,氣勢磅礴的毛澤東草書長卷《木蘭詩》展開。木蘭祠中,「孝烈將軍祠」的牌匾高高懸掛,一尊戰袍飛揚、英姿颯爽的木蘭塑像令人嘆為觀止。室內四壁,則是描繪木蘭從軍事蹟的木刻畫。院外對聯格外引人注目:「為國戍邊固金甌,代父從軍成大孝。」據說,孝烈將軍是唐朝一位皇帝封贈給她的號令。在院子南邊的木蘭陵園,有兩個高高的土冢,埋葬著花木蘭和她的雙親。

在古代,有一個故事,是講述一位女子木蘭的傳奇。那是在四五百年前的事情了,距今已經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當時,中原地區正在遭受北部遊牧民族的侵略,戰火激烈燃燒,各地百姓都在忙碌地準備戰爭。在豫東一個小村莊裡,一個孤苦無助的女子面對著堆積如山的軍事文獻,焦急而煩惱。她的父親已年邁,弟弟還太小,不能上戰場,而她卻無可奈何,無法遠離家鄉從軍。她時而站立,時而坐下,時而踱步,一個人孤獨無依,在模糊的燭光下度過長夜。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她的心情已經煩悶得到了極點,不由自主地唱起了《木蘭辭》中的歌詞。她感到整個世界都失去了意義,從白天的不安到晚上的孤獨,所有的壓力加起來讓她快要崩潰了。突然間,她下定了一個決定,一個可能會後悔終生的決定:穿上男裝,替父親去從軍。

就這樣,木蘭踏上了征途。她展現了不屈不撓的勇氣與毅力,走遍山川草原,與敵人展開了一場場激烈的戰鬥。她身披重甲,揮舞著寶劍,為國家保衛國土。在征戰中,她表現出了非凡的將才和智謀,贏得了同袍們的尊敬和讚揚。

時間倒流,現在的你是否也正陷入困境,面對著壓力和挑戰呢?也許,應該從木蘭的故事中,學習到她的勇氣和毅力,振作起來,堅定前行。趁著還有時間,讓我們一起去迎接更優秀的自己吧!

有關於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自南北朝時期起,就有《木蘭詩》傳誦下來,該詩詳述了這一故事。花木蘭握著所買的駿馬,準備好好裝束之後,滿腔依依不捨地向父母和小弟告別,緩緩地走上馬背,從豫東小村子出發,前往疆場。她等待著的是危急生命為關的戰鬥及危險的環境,「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木蘭詩》中只寥寥數語的描述,卻勾起了人們無限的想像:在那個冷兵器的年代裡,同樣穿著沉重盔甲和手持長刀長矛的男性一樣,一個脆弱的女子也必須跟隨著戰火烽煙和刀劍的縫隙,替代父親、保護家族走上戰場。想象她在前線攻城掠地,一歩步步踏在鋼刀之上,一刻也不能松懈,還要在生死關頭拼盡全力去保全自己的生命。這其中需要的智慧、膽量、警覺心,肯定是無法想象的。此外,為了在男性的世界中生存下去,也許還需要不斷地偽裝,以對抗周圍的質疑和不信任。一個女子的非凡之路,就在這樣的尷尬和挑戰中進行著。

經過多次的艱苦戰鬥後,花木蘭等待的是什麼呢?「開啟東閣門,坐在西閣床上,脫下戰爭時的衣服,穿上曾今的衣裳,整理窗前的雲鬢,貼上花黃在鏡前。」這段描述寫出了多麼輕鬆愉快的氣氛。現實情況又如何呢?當她的身份尚未曝光時,天子對「他」授予十二個勳位,並賜予數以百千計的重賞。但當他了解她是一名女子後,天子便停止給予勳賞(也許當時沒有向女性給予勳賞的規矩),他只是被她的美貌所吸引,要求她進宮,讓天子享受樂趣……然而,這位勇敢的女子不從,只能選擇自殺而亡,而她的性別到死都是女孩。
根據《河南通志》所述,有一位女性豪傑,其一生以勇氣和堅定的意志為人所知。「當時,天子欲納她入宮,但將軍明知不可屈辱自己,決意以死守正義。雖然受到種種壓力,但她仍堅決地選擇了自盡。」這位女性的英勇舉動傳遍大江南北,成為一代佳話。

在木蘭祠裡,有一塊嘉慶年間豎立的石碑,上面刻著「孝烈將軍祠辨誤正名記」。該石碑將沒有結婚的花木蘭從母親行列中分離出來,將她原本的少女身份標示清楚。那麼,花木蘭沒有成家,也沒擁有做母親的權力,這是她的錯嗎?她並非不想擁有屬於自己的愛情和母職,但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在那個皇權至高無上的年代,天子點名招她入宮,還有「勢力加迫」,一般人都不敢與她交往或追求。花木蘭無疑是受到了封建皇帝的剝奪,失去了做女人的本能和權力。「替父從軍」,她是真心為了孝順父母去服役,但如果沒有軍書中記載的名字,沒有哪個弱女子會擅自化裝成男人「萬里赴戎機」。這似乎是唯一的出路。「為國盡忠,為家盡孝」,這樣的傳統美德不容否認,但如果沒有皇帝的戰爭,又哪會有那麼多無謂的犧牲呢?十年的軍旅經驗,讓花木蘭也曾一度害怕沒有機會擁有自己的丈夫和美滿的家庭。
歸來戰場後,追求美麗的本性再度爆發,她必定內心渴求著一段平和的男耕女織生活,邁向幸福完滿的婚姻。「雖然可汗所問,木蘭無需官職上級,但懷抱千里足以馳騁,愿執子而歸故鄉。」這明白展現了她急切過上正常女子生活的渴望。可是,那位頑固的「天子」竟剝奪了她的權力,迫使她走上一條不歸路……
在木蘭的故鄉裡,細雨綿密,我的思緒亂成一團,像一團結繩般紊亂。當然,我對木蘭崇敬、讚揚,但更多的是感到哀傷,為一個真實存在的女子感到哀傷,也為將軍祠前「孝烈」二字的哀傷感傷。在這種錯綜複雜的哀傷中,那位「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的姑娘的身影愈發模糊,似乎消失在虛無之中。而墓塚上密密麻麻搖曳的白槐花,又呈現怎樣的景象?在這密集的春雨中,究竟有怎樣意義深遠的景色?
「綿密的細雨似乎越下越綿密了,或許是因為那位名為花木蘭的女孩一直在傷心哭泣吧。她的淚水已經流過了千年,一直流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