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政變後,五位封王的功臣,他們的結局?

「神龍政變」發生於唐朝神龍元年(705年),當時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首都洛陽紫微城發動了兵變。這次政變的目的是迫使女皇帝武則天退位。在武則天退位後,李顯正式繼位成為皇帝,並在同年二月初四(3月3日)時改國號為「唐」,結束了武周朝廷的統治。
唐中宗李顯以五大臣對社稷有功為由,授予張柬之漢陽郡王、崔玄暐博陵郡王、桓彥范扶陽郡王、敬暉平陽郡王和袁恕己南陽郡王封爵。然而,這五位功臣的命運卻各不相同。

張柬之與崔玄暐都因為與太子李建成勾結而被李隆基廢黜,隨後張柬之被流放夷州,崔玄暐則被處死。桓彥范因為支持元載之亂而被貶為凉州都督,後被賜死。敬暉則遭到中宗廢黜,隨後被流放南陽,最終於唐肅宗時獲得平反。袁恕己因為支持楊國忠而得到重用,升任尚書左丞和中書令,並於唐肅宗時期被追封為魯國公。

因此,這五位功臣的命運多有波折,有些人獲得重用,有些人則落得慘淡收場。這也反映出唐朝盛衰興替的歷史背景。

張柬之(625年—706年)是襄州襄陽縣(今湖北省襄陽市)人,字孟將。他經常閱讀經史,也是一名進士出身,曾任清源縣丞。由於受到宰相狄仁傑的提拔,張柬之晉升為洛州司馬,後來還被任命為刑部侍郎。得到姚崇的支持後,張柬之再次晉升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成為宰相。
在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張柬之聯合桓彥範、敬暉等人趁著武則天生病,發動「神龍政變」,擁立唐中宗李顯復位,復辟唐朝,並被任命為吏部尚書,並受封為漢陽郡公,後陸續加封為漢陽郡王。然而,公元706年,張柬之遭到韋後和武三思排擠,被流放至瀧州(今廣東羅定),最終憤慨而死,享年八十二歲。張柬之去世後,唐朝追贈其司徒職務和中書令頭銜,諡號為文貞,配享於唐中宗的廟庭中。

崔玄暐(639年~706年)出生於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原名崔曄,字玄暐,家族為博陵崔氏大房。早年歷任庫部員外郎、鳳閣舍人、天官侍郎等官職。公元703年,崔玄暐被任命為武周的宰相,此任命也表明崔玄暐在當時政壇上的崛起。
崔玄暐因功被封博陵郡公,並升任中書令,成為唐中宗登基後的功臣之一。不過,他的地位卻因武三思和韋後排擠而被剝奪,進而晉升為博陵郡王,實權被奪去,不久之後更被調往檢校益州長史。由此可見,唐中宗將崔玄暐等功臣封王,實乃明升暗降之舉,並藉此直接剝奪他們處理朝政的權力。
在神龍二年(706年),武三思以陷害韋皇后為藉口,把崔玄暐流放到古州。不久,他在流放途中病逝,當時他六十九歲。唐睿宗繼位後,追復崔玄暐的官爵,並賜予「文獻」諡號。在開元六年(718年),崔玄暐被與唐中宗一起配享於廟廷中,後來也被追贈為太師。

敬暉(?-706年)是絳州太平縣(今山西省臨汾市)人,字仲曄。他早年曾擔任衛州刺史、夏官侍郎、泰州刺史、洛州長史台御史右丞等職務,憑藉自身的才華與努力踏上官場之路。神龍政變後,敬暉被任命為侍中,具有相當高的地位。然而不久後,因為遭到韋皇后以及武三思的排擠,他失去了原有的權力,被迫封為平陽郡王。敬暉的命運也反映了唐朝官場政治的複雜性與激烈競爭,以及權力斗爭的殘酷現實。
唐朝神龍二年(706年),武三思藉由五王誣陷韋後的罪名,通過唐中宗頒布詔令,將五王逐一流放邊疆。其中,敬暉被流放到瓊州,不久之後就被周利貞虐殺,其慘烈的下場令人嘆息。唐睿宗繼位後,追贈敬暉諡號「肅愍」以表彰其忠勇護國之精神。

四、桓彥范(653年-706年),字士則,是江蘇省丹陽市潤州曲阿縣人,降生於譙國桓氏世家。桓彥范心胸開闊,性格豪爽,曾在門楣之下開始官場生涯,早年先後歷任右翊衛、衛尉主簿等官職。由於他受到狄仁傑的賞識,桓彥范接著擔任了監察御史、御史中丞、司刑少卿等重要官職。隨著唐中宗即位,桓彥范因其出色的功績而被授予侍中、扶陽郡公的職衔。不過不久之後,韋皇后和宰相武三思排擠他,使他喪失了實權,並被封為扶陽郡王。
706年,神龍二年,武三思以誣陷韋後的罪名,使唐中宗頒布詔令,將桓彥范貶至貴州。結果,桓彥范在路途中被周利貞虐殺,當時他已經54歲了。唐睿宗繼位後,恢復桓彥范的官爵並贈予忠烈諡號,又累贈司徒。到了718年的開元六年,桓彥范得以配享唐中宗廟庭。

五、袁恕己是滄州東光(今河北東光)的人,出自汝南袁氏世家。他早年曾擔任司刑少卿和相王府司馬的職位,後來在擁立唐中宗即位後被任命為中書令。不過,袁恕己後來遭到韋皇后和武三思的排擠,被剝奪了實權,只能被進封為南陽郡王。
706年(唐朝神龍二年),武三思誣陷韋後,指稱其參與五王之亂,進而通過唐中宗的詔令將五王全數流放邊疆。袁恕己也不例外,被流放至環州,但其不幸被周利貞虐殺。幾年後,唐睿宗繼位,追認袁恕己貞烈之諡。筆者認為,由於涉及激烈權力鬥爭,五位功臣的結局實屬慘烈。直到唐睿宗繼位,這五人才得以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