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棍令北宋被滅?宋欽宗為何輕信騙子郭京?

宋朝第二次開封守衛戰時,朝廷決策者宋欽宗竟然輕信郭京這個騙子的話。郭京聲稱自己擅長「六甲」神法,在用7777個「神兵」布陣後即可輕易破敵。宋欽宗深信不疑,重用郭京,結果卻導致開封城破,並且北宋亡國。但是,開封淪陷的原因究竟是因為這樣膚淺的原因嗎?
「神兵」是由孫傅所撰寫的劇本,而郭京則將其完美呈現出來,成為士氣的強心劑。金軍在第二次開封保衛戰時已是孤軍深入後的強弩之末,這與第一次保衛戰有所不同。當時許多重臣都認為,從一開始就注定凶多吉少。
宋徽宗靠著禪讓的方式讓位於宋欽宗。然而,當金人撤軍後,他卻感到安全,想要重新取回權力。而在位的宋欽宗對他的父親嚴格監視,父子之間的權力鬥爭漸漸浮現,最終引發了一連串令人驚嘆的事件。
被強迫帶領各路宋軍援助太原的李綱,是一位擅長調度防守而非野外戰鬥的將領,然而他總能鼓舞人心,讓士兵們打起精神來。此外,李綱在朝中也有盟友許瀚,但現在面對政敵的壓力,許瀚不得不逼迫李綱儘快出戰。

宋軍在援救太原的過程中遭受圍攻,慘遭金軍歼灭。結果大量的宋军士兵喪生,並且宋軍的機動兵力幾乎全數被摧毀。這種情況導致宋欽宗無法成功救援太原,後來在二次開封保衛戰中也難以動用更多的兵力。
宋欽宗是一位性格怯懦、多變的皇帝,在面對「御駕親征」、「守京」和「南狩」等計劃時不斷猶豫不決。這種反復無常、優柔寡斷的個性直接導致朝廷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不知道應該是開戰還是和談。舉棋不定是兵家之大忌,而宋欽宗卻長期無法克服這個問題。
然而,第二次開封保衛戰的慘烈程度並不亞於太原之役。
坦白說,在宋軍第二次開封保衛戰中,他們表現得相當出色。但當面對數量和質量都占了優勢的金軍時,宋軍頑強地拼搏了很長時間。然而,嚴寒的天氣對金軍來說並不是什麼問題,而各地的援軍卻一直未能到位,最終宋軍無法承受壓力,失敗收場。

當宋軍出城攻擊金軍的攻城器械時,意外地碰上了冰面破裂,導致數百人溺亡。結果,宋軍的精銳部隊遭受嚴重損失,傷亡人數超過一半,導致整個軍心動搖,陷入崩潰的邊緣。
在這個時候,守城負責人之一的兵部尚書孫傅突然聲稱,仙人丘浚的詩作《感事詩》中,曾寫下「郭京楊適劉無忌」這句詩句。他認為這句話可能隱藏著拯救開封城的奧秘。
孫傅沿著仙人的網線,進入開封城的內部,最終找到了郭京。他發現,郭京已經招募了大量市井之徒,並對他們進行了訓練,像是在廣場上跳舞一樣輕鬆。這些人被編成了「六甲神兵」,總人數高達7777人。
「神兵」在一段時間裡裝模作樣,但當拖延不得已時,不得不硬著頭皮出戰。然而,面對金軍的攻勢時卻顯得十分脆弱,無法拯救開封城,反而成為歷史的笑柄。
「孫傅、何栗等名臣為什麼會相信裝神弄鬼的說辭呢?」這成為眾人心中的問題。這些人曾經為了抵抗金國而英勇犧牲,但卻突然信仰起神靈超自然力量。

《宋史》中孫傅的傳記成為了解答案的關鍵。當時眾人曾勸告孫傅說道:「這種明顯的騙術很難打敗,如果他們真的上當了,我們將成為後人的笑柄。」
「孫傅無奈地回答,」郭京就是針對士氣低落的現況而生,金軍上下都知道他的「大名」。不要揭穿他,否則就要被定罪為「擾亂軍心」了!
孫傅知道郭京是個裝神弄鬼的小丑,因此從一開始就沒指望他能擊退金軍,只是利用他來提升守軍士氣。此外,孫傅還特別避免「神兵」出戰,以免曝露實力,保持優勢。值得注意的是,郭京雖然被視為小丑,但在守城戰中也有著他不可或缺的作用。

當寒冬將臨,金朝軍勢力日漸擴大。城池已是瀕臨破敗,守城方唯有不得已,派遣了郭京率領的「神兵」出戰,但結局已如意料之中。
宋軍眼見「神兵」一瞬間瓦解,原本的希望瞬間消失殆盡,進而心情徹底低落崩潰,最終城池迅速被攻陷。
在金人包圍汴梁期間,宋欽宗仍然讓文官孫傅掌握軍事,這是一個明顯的錯誤。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宋朝的防守問題已經深深根植於體制內。
自從郭京裝神弄鬼敗露後,守城的宋軍就陷入了總崩潰。然而,在騙術敗露之前,「神兵」的存在確實提升了守城士卒的士氣,讓守軍對這支「神兵」產生了幻想。
宋軍在第二次開封保衛戰的失敗中,主要原因在於敵強我弱,而郭京所謂的「神兵」只是孫傅等城守軍在最後的一搏,可惜並未起到關鍵作用。

即使孫傅導演執導的《神兵》未能拯救開封城的命運,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部電影對於開封守軍的士氣提升有顯著作用,可以說是最後維持士氣的拼力之舉。
宗澤和李綱是當時抗金戰場上著名的將領,他們對於「神兵」大戲的看法不言而喻。對於這種裝神弄鬼的把戲,他們不屑一顧,認為實際的抗敵行動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相較於「神兵」大戲的表演和拍攝,他們更加重視實戰技能和軍事戰略的運用。他們相信,只有真正的武功和作戰策略才能引領中國的抗金戰爭取得勝利。因此,宗澤和李綱對於「神兵」大戲不予理會,而是鼓勵士兵們積極鍛煉身體,增強作戰能力,勝利的希望就在於此。
宗澤是抗金時期著名的名將,也是裝神弄鬼的高手。孫傅在第二次開封保衛戰中,使用郭京所煉制的「神兵」,但很遺憾以失敗告終。與此同時,當時尚未登基為皇帝的康王趙構被派往金營進行和平談判。途經河北磁州城時,磁州太守宗澤恰好與其相遇。

當赵构路过磁州时,他看到接待他的人全部手持兵器,身穿青色绸缎,还有纹身,同时用雨伞遮挡马匹,就像市民平时迎接鬼神一样。
趙構覺得很奇怪,於是就問他們在做什麼。迎接的人告訴他說:這是來迎接康王的應王。宗澤這番耍神輸鬼的迎接方式對趙構留下了極壞的印象,甚至幾乎讓他失去這個人才的機會。
在北宋滅亡後,金朝掳走了宋朝皇室,迫使他们北撤。在这个时候,李綱前往会见趙构,而宗泽也正在同行。在趙构面前,宗泽充满激情地表达了自己的抗金决心,让趙构感到十分感动。

當宗澤離開後,趙構向李綱提出了他的看法:「儘管宗澤非常忠誠,但他的才華有限。畢竟在他擔任磁州太守的時候,不論要做什麼,他總是要先請示鬼神。這樣子的人,能被大量使用嗎?」
李綱經過一番思索後,向趙構解釋說:「其實古代人曾使用神秘的方法,假裝聽從鬼神的命令,然而暗中實行自己的計劃者不在少數,像田單就是其中一例。宗澤的所作所為看似荒謬,但我猜想他和田單是同一種操縱權力的人。」
「開封剛剛經歷金人進攻的劇變,軍心不穩,還有可能發生各種內部叛亂。而宗澤這樣有才智、有見識的人,駐守開封恰恰是最適合的選擇。」

宗澤為開封留守,讓趙構痛定思痛。趙構感謝李綱的解釋,否則無法立即委任宗澤,也無法在未來對抗金朝取得勝利。
隨著蒙古人的崛起,風水也開始轉換,金朝的開封接二連三地被攻陷。在這個時候,金人開始效仿蒙古人的行為,也開始以郭京的方式裝神弄鬼。
郭京是一位英勇的武將,其弟子之一即為金人。由於受到蒙古人的逼迫,金人感到十分無奈。然而,在郭京的教導下,金人學習到了堅毅不拔的精神與戰鬥技巧。最終,金人能夠在戰場上,發揮出應有的實力,領導其部隊抵抗蒙古人的侵略。郭京的教誨,讓金人不再只是一個無助的被迫者,而是一位真正的武士。在1213年,金宣宗剛當上國王不久後,就迎來了入侵都城的蒙古大軍。

金宣宗面對蒙古的猛攻,只能採取堅守策略。在這場不得已的攻防戰中,郭京的名場面幾乎重現,實在太諷刺了。
完顏訛特地經營了一個招攬特異功能者的地方,某天來了一個傳聞中軍事學問超越諸葛亮的高手,名叫王守信。
在完顏訛對王守信進行了一番面試後,嘴裏所發的語言讓人們無不震驚。他毫不猶豫地向金宣宗推薦了王守信。而金宣宗也不費吹灰之力便給了王守信一個「行軍都統」的頭銜,並授予他建立自己軍隊的權力。
應該還記得之前的劇情,王守信和郭京師都是同門高手。他招攬了一大批社會上的無賴,並且像教跳廣場舞一樣嚴格訓練他們。難以置信的是,在經過一番嚴苛的訓練後,這群人居然跑出了城門。
「郭京」的神兵已經有許多無法尋回的例子,但王守信的隊伍竟然成功回來了,這點更加厲害。
「王守信真的有一套?」這句話說出了大家對於王守信的懷疑和好奇心。過去多次踢爆假新聞,讓他在台灣媒體界名聲大噪。然而,他的背後究竟有沒有一套完整的假新聞辨識方法?這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

根據《蘋果日報》報導,王守信的假新聞辨識原則可以簡述為「查證、查核、查源頭、查專題」。實際上,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方法論,他的成功關鍵還在於實務經驗的累積和犀利的洞察力。

他在研究假新聞的過程中,深刻了解到訊息的真實性、客觀性和完整性是辨識假新聞的關鍵。他強調要透過各種途徑搜尋相關資訊,例如:查閱相關報章、雜誌、網路資訊等,並且跟各種消息來源進行協作,以尋找正確的事實。

其實,在假新聞的世界中,專業的方法論很重要,但是經驗和洞察力才是成敗的關鍵。身為媒體工作者,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同時也需要透過不斷學習和累積實務經驗,才能夠更好地辨識真假新聞,並且傳遞出最真實、客觀和完整的事實。
這支隊伍原本計劃前往與蒙古人會面,但實際上卻前往拾荒並裝扮成激戰的場面,抓住順路遭遇的難民作為佐證。因此,王守信被罷免了。
誰也不要嘲笑宋朝和金朝。
若我們擴大視野,會發現郭京和王守信絕非獨一無二的情況。
的。在古代,人們會選擇一些有神奇力量的物品來崇拜和祈求保佑,例如香火、符咒、神像等等。在現代社會,裝神弄鬼的方法也不斷進化,例如商家利用各種宣傳手段來加強產品信仰度,政治家利用宗教情感來拉攏選民等等。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利用裝神弄鬼來鼓舞人心的現象都會不斷出現。在過去,羅馬人曾進攻凱爾特人,卻碰到了一個驚人的場面:「全副武裝的敵軍整齊排列在海岸上,數量龐大,多不勝數。而其中綁著頭髮、穿著深黑長袍的女性,揮動著火把,宛如報仇女神一般煞有介事。」

羅馬人初見這場戰役時,因為凱爾特人所使用的武器彷彿「神兵」般威武,讓他們產生了驚慌。但在與凱爾特人的激戰中,羅馬人仍然輕鬆擊敗了對手,接著他們還為了報復損害了凱爾特人的宗教聖地,展現出強而有力的戰鬥力。
世界上無處不在裝神弄鬼的人,就算是在舞台上也是如此。因此,郭京並不是唯一一個。
「欺騙」是它們的本質。即使表現得不切實際,人們還是盲目相信。在古代,科技並不發達,因此人們對超自然現象常感到敬畏。
觀察中國歷史,「神兵天降」雖時有發生,但往往無法決定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