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明朝和朝鮮之間的關係存在許多誤解,認為這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非常「鐵」,甚至有人認為明朝直接控制著朝鮮。另外,許多人對「朝貢」也存在著深刻的誤解,認為一旦朝貢之後,這些國家就成為了明朝的附庸國。
實際上,明朝和其他中原王朝對待外國使者的態度是相似的,他們都把外國使者看作是朝貢。因此,明朝將朝貢國家和它們的使者視作平等的外交對象,而不是直接控制著這些國家。
許多外國使團不願以朝貢身份進入中原王朝,因為他們不想被視為野蠻人或拒絕入境。這樣一來,世界上的所有國家都成了中原王朝的朝貢國。然而,有些國家可能不理解漢語詞語中「朝貢」的真正含義,只是為了賺取中原王朝的財富而自稱朝貢。
利瑪竇是明朝時期在華的義大利人,他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表面上是全世界向中國朝貢,其實是中國在向全世界朝貢,即使中國知道仍要這麼做。」這個厚往薄來的朝貢制度,只是明朝以及大多數朝代統治者的自欺欺人之計。以三國時期為例,孫權向曹丕稱臣並進貢,然而這樣的朝貢關係並不能讓曹丕有效地控制江南。
有些人因為對「朝貢」的含義沒有清楚的認識,甚至在史上引發了笑話。例如在1523年,日本兩位大名,大內家和細川家的使團,因為把本國的矛盾帶到中國內地解決,而在寧波一帶產生了激烈的衝突,結果當地很多無辜的百姓也被牽連其中,成為日本使團衝突的犧牲品。這件事在歷史上被稱為「寧波爭貢」,但有些人卻誤解這件事是日本兩大名為了爭先恐後地向明朝進貢而發生的衝突。
《明代遼東邊疆史》指出,至此解決朝貢問題,明朝已無法控制朝鮮半島,也不能干涉其內政。事實上,明廷清楚地知道朝鮮不是真正的藩屬國,因此在北方邊界設置軍隊以防備朝鮮。
明朝時期東北防禦的對象大致有三個,包括蒙古部落、女真人以及高麗(朝鮮)這個名為藩國的國家。霍冀曾擔任兵部尚書,他在《九邊圖說》中對遼東鎮的地理形勢評論道:遼東鎮縱橫千餘里,北面抵禦諸胡,南面守衛朝鮮,東面則控制福余真番之境,實為神京的左臂。(摘自《明代遼東邊疆史》)
朱元璋對朝鮮的政治立場有一個基本定位,他表示:「高麗(指朝鮮)地界遼左,其國君臣畏威而不懷德,此以誠撫,彼以詐應;此以仁義待之,彼以譎詐來從。昔嘗誘我遼東守將李諡為叛,朝廷先覺,故不能為害。今不可不為之備!此夷不出則已,使其一出必有十萬之眾。定、遼境土與之相接,宜陰戒斥堠以防其詐,凡事有備,庶不失機,其慎之哉!」這顯示出朱元璋對朝鮮的不信任和足夠的警惕,這必然影響到明朝後世統治者的政治立場。
總論來看,明朝與朝鮮之間的關係比較穩定,對明廷的威脅不算太大,但仍需加以防範。正如《皇明九邊考》所提到的「朝鮮人性情多仁柔,懼畏女真等民族,因此防範也並非一定會有問題。」
與蒙古相較,明朝雖沒有高度關注朝鮮,但也沒有忽視對高麗(朝鮮)的重要性,朱元璋甚至說:「我看高麗,自古以來就與中國爭戰。漢唐時期,遼國佔有一切,直至永平之境。他們依仗遠離而不臣服,時常騷擾,早已沒有良心。……現在,修繕裝備暫停,但讓他們建立營寨以居住。」
依據歷史記載,當李昖向北京朝廷報告朝鮮七道被日本佔領時,朝廷內部懷疑朝鮮和日本聯手謀害明朝。李昖提議請求明軍幫助時,大臣們卻反對,擔心明朝利用此機會侵略朝鮮,佔領其剩餘領土。這也顯示出明朝和朝鮮之間,除了表面上的宗藩關係外,實際上彼此互不信任,這是許多國家的普遍情況。
有趣的是,當時明朝的軍事威力並未受到朝鮮和其他國家的尊敬。
《嚴島文書》中記載,在1592年日本軍剛剛入侵朝鮮之際,當時日軍尚未與明軍交戰,參戰的大名毛利輝元就觀察到朝鮮軍的實力強於明軍。
德阿德對明國人的評價是,他們並不好戰,非常依賴城牆的防禦工事,也就是長城。因此,只要奪取了他們的堡壘,就可以在平原上擊敗他們。
利瑪竇是一位已在明國生活了二十年的外籍人士,他表示:「將中國人視為武士,是全世界最具挑戰性的認知。中國人並非比女性更勇敢,他們也不視逃跑為恥辱,並且不了解什麼是侮辱……除了士兵之外,其他人都不能持有武器,如果有,就違反了法律。總而言之,中國人只因為數量眾多,才讓人感到可怕。」
即使當時明朝的首輔張居正對於明軍的戰鬥力存有質疑:明朝的士兵被形容為三種不同的獸,他們在侵吞軍隊的利益時就像老虎的翅膀一樣迅猛,而當他們想要討好當權者時則變得像狐狸般趨炎附勢,而在面對敵人時卻像是驚慌失措的老鼠,逃之夭夭。
壬辰戰爭前,明軍在日本及歐洲並沒有受到高度重視,不被視為一支強大的軍隊,這與英法戰爭前英格蘭軍隊一樣。因此,朝鮮人對明軍也可能有類似的看法。然而,明軍最終在壬辰戰爭中獲得勝利,進一步展現了它們的實力。
明朝軍隊一度被人質疑戰力不足,這是因為在嘉靖年間,明朝頻繁遭北方蒙古的入侵,南方江南地區也受到倭寇的摧殘。盡管當時有張居正、戚繼光等將領積極改善軍政情況,並使明軍的戰鬥力得到了顯著提升,但當時的人們仍認為明朝軍隊虛弱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