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原型究竟是誰?

在明初之際,中國文學領域迎來了一部經典的小說作品,《水滸傳》從此在人類文學藝術的堂皇空間裡閃耀著一顆永不熄滅的明星。當提到《水滸傳》時,不得不提及其作者施耐庵、他的學生羅貫中、主角宋江的原型張士誠,以及他們與鹽城淵源的故事。
施耐庵是元朝時期的一位文人,他的本名叫做彥端,而字則是子安、肇瑞。他於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年)出生在今天的鹽城市大豐區白駒鎮,當時所在的泰州海陵縣白駒場街市。他生活在一個非常動盪的時代,當時元朝統治者荒淫腐敗,人民生活困苦,而社會上的階層矛盾和民族矛盾也日益加劇,元帝國一步步走向瓦解。

在這樣的背景下,韓山童率先聲討當時的統治者,號召起義,並且有了「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名言。接著,劉福通、朱元璋在皖北發動了起義,方國珍在福建也點燃了革命的火炬,而陳友諒則在江西起事。整個帝國都被烈火吞噬,狼煙四起,顯示出時局的危險和複雜。

施耐庵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然而他並沒有參加到任何的起義行動中。相反,他寫下了他的代表作《水滸傳》,以文學的方式,營造了一個鮮明的江湖世界,描繪了那些正義的盜賊人物,呈現了他們的意志、信仰和生命力。這部小說闡述了一種人性的善良與治理思想,傳遞了對正義、平等、民主和人權的美好向往。就像小說中的那些人物一樣,施耐庵用筆描繪了他心中激動的江湖與人性,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施耐庵的同鄉張士誠,於元至正十三年在泰州白駒場率鹽民舉起義旗,並於次年占據了高郵,立國號為周,自稱誠王。隨後,他率軍南下,攻占常熟、湖州、松江、常州等地。直到元至正十六年,他重建都城於平江(今蘇州),自封為吳王。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表示,當時張士誠擁有東南之士的支持。

施耐庵和他的學生羅貫中、好友魯淵、劉亮等人也應張士誠之聘,任用於幕僚。不過,張士誠卻不是一位志向遠大的人,卻局限於一個小領域。他不僅向元朝投降,還轉而攻擊安豐,殺害劉福通。當時,一些充滿期望的知識分子感到失望,認為他還未統一天下,便草率稱王,顯然沒有成就大業的潛力,紛紛離去。當魯淵和劉亮離開吳中時,施耐庵作了《秋江送別》套曲相贈。
張士誠敗亡後,施耐庵離開了他,隱居於鳳凰山永慶寺和江陰市祝塘鎮大宅附近教書為生,同時繼續《水滸傳》的創作。隨著至正十六年(1367)蘇州城的破壞,張士誠被俘並最終於金陵去世。朱元璋在蘇州地區大力追捕張士誠的餘部,施耐庵為了避免被追捕,返回江北白駒定居。由於他寫了「倡亂之書」《水滸傳》,因此被關進刑部大牢一年以上,後來染病,晚年流浪至淮安一帶。在清道光年間,淮安有人能夠準確指出施耐庵的書齋,以及隔壁羅貫中的居所。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顯示,施耐庵的書齋位於今天淮安大香渠巷6號。據出土的施廷佐墓志銘記載,“(曾)祖彥端會元季兵起播浙”,這與早些時候明清筆記中提到的“錢塘施耐庵”和“元人武林施某”的時間和地點相符。(摘自浦玉生的《草澤英雄夢:施耐庵傳》)
施耐庵陵園位於今天的中國泰州興化市新垛鎮的施家橋村,這個地方是根據施耐庵故居(施氏宗祠)進行仿建的。而施耐庵紀念館則是在鹽城大豐區白駒鎮花家垛上建立的。這正是《水滸傳》第120回中所描述的:「楚人憐其忠義,葬在楚州南門外蓼兒窪內,建立祠堂,四時享祭。」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來看,施耐庵陵園和施耐庵紀念館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就像詩中所說的一樣:「千古蓼窪埋玉地,落花啼鳥總關愁。」

張士誠是施耐庵在寫《水滸傳》中所使用的文學原型,其藝術形象也成為宋江的塑造基礎。由於宋江的史料相當簡略,僅知道他是北宋宣和年間的一場起義的領袖,此項起義跨越三年,實際持續不到一年便宣告失敗。然而,《水滸傳》中的宋江卻成為了一段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故事,持續了10多年的時間。
小說中的宋江與史料中的張士誠有些相似之處,而施耐庵有意地將元末時期的事件加入小說故事裡。品德方面,第十八回中描述宋江為「家庭至孝,正義勇猛,善於援助貧苦人,被稱為孝義黑三郎」。他也經常做善事,及時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在《水滸傳》裡是很常見的。在第二十二回,武松還未見過宋江,但對他的評價已經很高了:「雖然我沒有見過他,但在江湖上,大家都說他是一個及時雨宋公明。他做善事,像扶危濟困,經常幫助人,是天下有名的好漢。」

根據《明史紀事本末》,張士誠「性格豁達,喜歡給予慷慨解囊的幫助,贏得眾人的青睞。」另外在走私販鹽的問題上,水滸好漢並不是鹽民起義,而是在小說中經常「趕些私鹽」。可以說,《水滸傳》是一部細膩的小說,施耐庵將各種事件巧妙地融入故事情節當中,讓讀者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的風情。
在第三十七回中,混江龍李俊和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一起在潯陽江上「划船出海,走私盐货」。在第四十回的白龍廟英雄小聚义中,「李俊带着李立、童威、童猛和十余个走私盐货的夥计,都持枪棒上岸。」这些走私盐货的夥计就是卖盐的同行。《明史纪事本末》中说,张士诚“白驹场亭民,为盐场纲司牙儈,与弟士德、士信俱以贩盐,因为奸利”。施耐庵亲身经历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有意识地将张姓“张家军”以及元末农民起义的时事写入《水浒传》中。在开篇的第二回中,让王进说:“我姓张,原是京城人。”在第十一回中,让林冲说:“我姓张。”在第六十一回,吴用说:“我姓张,名叫用。”在第七十四回,燕青说:“我是山东张货郎”,“我姓张,排名第一,是山东莱州人。”不是张姓的人物也被称作姓张,书中不下十余处。张三、李四、王五、曹六,为什么非要自称“姓张”呢?从小说角度来看,“水浒传”和“白驹场”均来源于《诗经》,这也是很有趣的。
據傳《水滸傳》最初名為《江湖豪客傳》,這看來十分合理。文中描寫林沖是「仗義」、「最朴忠」的人,廣受江湖人士的讚譽和尊敬。而第八十一回的詩句「事事結成忠義傳,用資談柄江湖中」更是證明了這一點。江湖即是水滸,豪客就是忠義。在朱元璋征討張士誠時,其檄文中提到「張士誠為民則私販鹽貨,行劫於江湖」。

羅貫中(約1316—1400)是一位文學家,名本,字貫中,號稱「湖海散人」。他中年時曾在張士誠的幕府中工作,並走遍江淮之間。然而,至正二十三年(1363),由於張士誠拒絕勸諫,羅貫中和施耐庵、魯淵、劉亮等有識之士相繼離去。後來羅貫中和施耐庵在泰州海陵縣白駒場(今鹽城市大豐區白駒鎮)和淮安區大香渠6號相伴流徙。直到明洪武三年(1370),施耐庵在淮安去世後,羅貫中和淮安王道生告別,不能回到自己在山西太原的家,隱居在河南鶴壁市淇濱區許家溝一帶的大名府濬縣。這個地方背山依水,坐落在黑山之麓、淇水之畔,山清水秀,風景宜人。他在此處寫下了《三國演義》、續寫了《水滸傳》的一百二十回本中平河北田虎、平淮西王慶的部分,一直到過世。
「湖海散人」羅貫中號,意味著他行踪不定,經歷過江河湖海。他長期居住在江淮地區和蘇杭一帶。明代文學家郎瑛(1487—1566)在《七修類稿》卷二十三中提到:「《三國志》和《宋江傳》這兩本書都是杭州人羅本貫中編著的。因為他以前曾編過書籍,所以用了「編」這個詞。」另外,明代藏書家胡應麟(1551—1602)在他的著作《少室山房筆叢》卷四十一中,當提到施某編著《水滸傳》時,他也提到羅貫中的門徒也效仿編寫《三國志演義》。
淮安位於江蘇北部腹地,淮河尾閭,是一個著名的城市。大運河在此處蜿蜒而過,洪澤湖則在城市中央占據一席之地。淮安府城繁華熱鬧,各式各樣的人物坐南朝北,語聲混雜。相傳早在漢朝時,淮安就具有陸路和水路連接的便利。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鑿古邗溝,長達150多公里,將長江流域的軍旅乘船北上,到淮安下船後換乘車馬,而黃河流域的軍旅乘車馬南下,到淮安換乘船載,構成了南船北馬的局面。淮安一直是治所,是江淮流域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軍事重鎮,有「壯麗東南第一州」的美譽。元末明初,淮河和大運河貫穿全境,成為「九省通衢,七省咽喉」。
漢武帝於元狩六年(前117)在淮安境內建立射陽縣,這是建縣的開始。到東晉義熙七年(411),射陽縣改名為山陽縣。然後到南齊永明七年(489),將山陽縣分出百戶,建立淮安縣,從此淮安成為地名。隋唐宋時期,在此設立了楚州。元代設淮安路,明清則改為淮安府。淮安古城最早是在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建造的,之後多次修繕和重建。到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張士誠的義軍攻占淮安,殺死守衛褚石華,到了至正二十五年(1365),張士誠的部將史文炳在舊城北建造了一座新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時,將新舊城連接起來,稱為聯城或夾城。整個城市以鎮淮樓為中心,形成了棋盤式道路的布局,城市水面佔了總面積的三十%。解放後,東西長街和南北門大街得以擴展,東西向的鎮淮樓東、西路,東、西門大街等主要街道也得以改善。
王肇慶當典是淮安城內最大的當鋪之一。老闆王肇慶喜歡結交名人,家產豐厚,住宅內有花園戲樓、亭台樓閣和荷池假山。施耐庵和王肇慶的友誼非常深厚,他們彼此扶持著度過了不少難關。施耐庵在王家書房隱居,他買下了淮城棋盤街東頭都土地祠西側一個單門獨院,一邊治療疾病,一邊修改《水滸傳》。而他隔壁的羅貫中则在這裡撰寫了《三國演義》。
「耐庵書齋」是施耐庵的故居,也是羅貫中的流亡之地。這座建築座北朝南,位於一個熱鬧之地卻也能提供一方寧靜的好地方。東側大約一百米處是淮安市中心的鎮淮樓,這座樓原建於宋代,最初是鎮江都統司的酒樓,明代時更曾建立銅壺漏刻來報時,因此被稱為譙樓或鼓樓。清朝晚期時,因附近的水患不斷,人們改稱此樓為「鎮淮樓」,有「鎮懾淮水」之意。西側大約一百米處是裏運河,這裡進出都是熱鬧市集,而退入室內的深處則可享受運河帶來的悠閒自在。在都土地祠的後方也蘊藏著深意,這座祠堂是為了紀念張士誠而建,雖然朱元璋在統一天下後無法公開祭祀,只能代以祭拜張巡的名義。在宋、遼兩國交戰時,淮河便成為兩國的分界線,這裡也發生了許多驚心動魄的故事。
施耐庵在《水滸傳》第一百回本最後一回中提到了一个小地方叫做蓼兒窪,位于明天都外臣的楚州南门外。这个地方由四个水港环绕,其中有一座山峰,秀丽壮观,松柏成林,被认为具有出色的风水。虽然规模不大,但内部山峰环绕,龙虎踞盘,峰巒曲折,陂階台砌,四周有港汊,前后有湖泊,十分壮观,如同梁山泊水滸寨一般。

《水滸傳》还提到了“四義士墓”,据《淮安市志》记载,这里实际上是“官家大墳塋”,相传是“淮南盜”宋江的墓。在宋时期,鹽城县隶属于(淮安)楚州。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也留下了曹丕奉漢獻帝為山陽公的記述。這其中有一個深意,就是都土地祠是紀念張士誠的。而施耐庵和羅貫中居住的地方,大香渠6號的巷口就是都土地祠。但對於外人來說,這個事情是不被知曉的。吳玉搢在《山陽志遺》中寫道:「郡城有都土地祠,其神封山陽公,本不必實其人。俗人讀《三國演義》,見曹丕奉漢獻帝為山陽公,遂認以為實,書廟榜稱之。不知《後漢書·獻帝本紀》注,明言『河內山陽』,何得移置此地?《郡志》亦不知此言出典,改云:『漢世祖建武十五年,封子荊為山陽公,治山陽,十七年為王國,神乃巨禍之子。』按:此說見於酈道元《水經注》,宜為可據,然酈注亦誤。光武時,此地郡縣皆無山陽之名;建武十五年封皇子十人,如右翊,如楚,如東海,如濟南,如東平,如淮陽,如左翊,如琅邪。九處非郡即國,何獨子荊乃封之以非郡非國之山陽乎?古人封國,無是例也。道無因《明帝本紀》:『永平元年徙山陽王荊為廣陵王。』後世接壤,遂誤認耳。荊所封實兗州山陽也。」(資料來源:孔另境編輯《中國小說史料》)
《三國志通俗演義》卷十一《諸葛亮二氣周瑜》的夾注提到了「拖蓬船」,並解釋道:「此船極快,兩浙人呼刳子船,淮南人呼艇船。」由此可知,羅貫中在兩浙及淮南地區長期活動,對當地的舟船和方言十分熟悉。他長期生活在江淮之間,這一點毫無疑問。
羅貫中曾參加張士誠的農民起義,而張士誠是施耐庵的老鄉。明朝的王圻在《稗史彙編》中寫道:「像宗秀、羅貫中和國初的葛可久等人都有意圖成為君主的志向,但後來都被真主碰上了。葛可久投靠了神醫工,而羅貫中則傳承了神奇的稗史。」清朝的顧苓在《塔影園集》中說:「羅貫中曾經客居霸王府的張士誠,並且在寫《水滸傳》時題了『忠義水滸』這個名字……但到了正朔瀆失的時期,張士誠的行徑比趙宋時期更加誇張。他跳出來挑戰宋江,而《水滸傳》的創作中,就是在呼應張士誠的反對聲音。」清朝的徐渭仁在他為徐鈵所繪《水滸一百八將圖》所作的跋中寫道:「施耐庵受當時局勢的影響,寫出了《水滸傳》共七十回。羅貫中後來又去客居於吳,想借此來批評張士誠,於是增加了五十回。」

這條明清的筆記都證實了羅貫中曾經參加過張士誠的農民起義,而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鹽城市大豐區白駒一帶有許多關於羅貫中的傳說,其中包括了「施耐庵與《水滸》的傳說」。這個傳說已經被列為江蘇省的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施耐庵史跡的揭露,羅貫中的真相也隨之浮現。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的雙子星座施耐庵和羅貫中師生關係密切,令人深思的是,他們倆人都參加了張士誠的農民起義。這令人不禁細細品味該事件的深層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