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越老越厲害的三員大將,魏蜀吳各有一人,他們都是誰?

古代的武將們單挑時必須消耗大量體力,很多人都在年輕時打得很強,但年紀漸長體力逐漸衰退,戰力也跟著下降。但有三名大將卻恰恰相反,隨著年歲的增長,他們變得越來越強,老年反成了他們的優勢。

鄧艾,生於197年,前四十年間默默無聞,只是個文化程度較高的屯田低級官吏。然而,在後二十年,他卻如雲霄飛車般崛起,成為當時一方的重要人物,典型的老成持重。有人說他之所以能創出一番事業,是因為改名為鄧艾後,運勢逆轉。實際上,這種說法是沒根據的。鄧艾之所以能夠翻身建功立業,是因為他遇到了一位伯樂,那就是司馬懿。

當鄧艾年過四十時,司馬懿派他前往東南地區,以評估在此地進行屯田的可行性。他從陳縣和項縣出發,一路向東到達壽春。在進行嚴謹的考察後,他撰寫了《濟河論》,並提出兩個重要的建議:積極開鑿水利和實施軍屯政策。

根據鄧艾的軍屯計劃,每年可以獲得五百萬斛糧食,經過六七年的積累,魏國就能擁有三千萬斛的糧食儲備。這舉措將有助於魏國在三國時期中成為最強大的國家。

鄧艾是一位傑出的將領,除了擅長農耕,他還有極高的戰鬥能力。自公元243年起,他開始擔任參征西軍事、南安太守、征西將軍、討寇將軍、城陽太守、兗州刺史等重要職務。隨著年齡增長,鄧艾的任命也越來越高,最終成為當時夏侯淵所擔任的征西將軍。他的能力不斷提升,成為一位威震四方的將領。最終,他偷越險峻的陰平,成功滅掉了蜀國。

年輕時,黃忠接到荊州牧劉表的任命,成為中郎將,駐守長沙攸縣。當曹操率軍南下征服荊州後,黃忠被委任為代理裨將軍,擔任韓玄的手下。此時的黃忠已成為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將,他的前半生默默無聞,很少有人知曉他的名字,更不清楚他的實力如何。

在赤壁之戰後,劉備趁著曹操慘敗北歸的時機,攻略荊南四郡,並將長沙郡奪取。同時,老將黃忠也跟著歸降了劉備,這在《三國演義》中被生動地描繪出來了。在一場大戰中,黃忠與關羽展開了三天的激烈戰鬥。第一天,兩人戰平了一百回合,第二天則進行了五十回合的激戰,最終在第三天的三十多回合中,黃忠箭射中了關羽的頭盔,獲得勝利。黃忠這個老將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竟然同樣是超一流猛將,如果比拼箭術,他甚至比關羽更加勝出。

黃忠的英勇表現,並非止於此,他在參與的入川之戰及漢中之戰中,再次立功,尤其是在漢中之戰中,他更是一舉剿滅了夏侯淵,扭轉了戰局。由此可見,黃忠的老年越發彰顯威猛之處。若是黃忠長壽,豈不更加驚人?

丁奉從小便投身軍旅,初入軍中便是一名普通小卒,接著在甘寧、陸遜、潘璋等將領麾下歷練。因睿智勇武,丁奉表現卓越,更因此得到提拔,擢升為偏將軍。

丁奉自此開啟了他的升官之路。公元252年,他參與了東興之戰,由東吳太傅諸葛恪指揮,率領五千士兵獨自領先兩天就到達前線。當時天降暴雪,丁奉下令士兵脫下鎧甲頭盔,持短兵器直接衝鋒,在激戰中成功擊敗了魏軍。丁奉因此功績被晉升為滅寇將軍。

丁奉的才華遠不止於此。他曾幫助吳國景帝孫休擺脫權臣孫綝的掌控,使東吳政權重新歸還給吳國皇帝。因此,丁奉因功升遷為大將軍,開始進入吳國政治高層,掌握了軍政大權。儘管當時的丁奉已是一位老將,但他的勇氣與才華毫不減弱。

魏蜀吳三國時期有許多武將,但大多數隨著年齡增長,戰鬥力開始下降,甚至直接退役。然而,有三位武將卻顯示出相反的趨勢,他們年齡越大,卻戰力越強,這三位武將分別是魏國的鄧艾、蜀國的黃忠和吳國的丁奉。這些人都是逆生長型的武將,即在壓力和耐久性方面堅韌不拔,而且在壓力和經驗累積之後表現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