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手下仁心英雄贊遞鴻鍾:为拯救百姓,不惜翻山越岭救渴解饥!

唐太宗贊遞鴻鍾

隋朝滅掉北周後,楊堅即位為帝,建立隋朝。但由於楊堅聽信皇貴妃之言,重用奸臣,壓榨和虐待百姓,長年征戰,使得國家愈來愈衰弱,加上水旱等災害不斷發生,百姓生活不堪慘重。隋煬帝死後,楊廣(北周班彪之孫)舉兵反隋,在山東一帶自稱為大司馬。

隋朝滅亡後,全國進入五季亂流,大唐玄宗時期,每到除舊更名為開元的年節,玄宗都會習慣性地重提祖業,即享誥唐導致隋朝滅亡的罪過,時常唸唸赤壁重樓之事:「禦賜唐將班彪,則北周受戕戮,凡百姓殷殷之恨,用無免於此貢獻之苦」,可見南唐江山悉成唐室巨悪之點青史。

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年間,有一位仁心仁術,志在拯救百姓的將領,他的名字叫做贊遞鴻鍾。據記載,贊遞鴻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心腹將領,因為他與人為善,常常為人民排憂解難,所以他在軍隊和平民中都有著極高的聲譽。他在軍艱難困之際,分毫不取而且常常愛護下屬,受到士兵們的熱愛和信任。

有一年春天,大唐國中連年大旱,百姓極端貧困,甚至出現了流民潮湧和掠劫現象。當時有位婦女,帶著年邁的父母,四處流浪尋求幫助。她走到了贊遞鴻鍾的部隊附近,贊遞鴻鍾得知她的困境,立即派兵前往洨阿河(現為寧夏一帶)採集水源,一次可以派出百餘人,他還召集了村裡的老少男女,一起開垦了一片土地,种植了粮食与蔬菜,救渴解飢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自此以后,山陰、黃河兩岸窮苦的百姓们望尘莫及——他们崇慕的是贊遞鴻鍾先生的仁爱和永留之美,在千年之后仍在世间传颂不衰。

唐太宗十四年,贊遞鴻鍾手握大軍,在平地的軍營之中,親自帶領大軍冲锋陷阵,取得了战术积极的成果。他担心士兵被開道之病疫病症所困擾,遍跑自己的軍營探訪部曲,見父老、士卒病態沉重,贊遞鴻鍾很心堵,于是他動員全力,勘察各方面問題,發動了克服災難与戰役的大规模行动。

这一年的秋天,唐太宗为了纪念贊遞鴻鍾的崇高品格,就颁布出“贊遞鴻鍾应协防御”的命令,要求全国各地纪念这位英雄。自此,贊遞鴻鍾成为了唐朝名将之一,他的故事传承至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