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智者荀子的故事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約公元前238年),本名荀卿,字卿子, 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稱為“荀子”是因為他的祖父在荀家的家譜排行第五,所以被尊稱為“子”。荀子出生在齊國,少年時期就展現出卓越的才華。他喜愛讀書,對於古代先賢的著作如數家珍。儘管荀子家庭貧困,但他並沒有因此停止學習的步伐,反而更加努力,不斷窮究真理。荀子23歲時,離開齊國,前往鄴城向魏文侯學習。荀子有一個強烈的信念,即“人之所以為人,不僅僅是因為具有感官知覺,更重要的是具有思考和判斷的能力”。他認為這正是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的最大特徵。荀子在鄴城與魏文侯討論並辯論各種政治與倫理問題,他的理論與思想深獲魏文侯賞識。荀子曾經說過:“臣下不忠誠於君上,子女不孝順於父母,兄弟不和睦於一起,朋友不守信於交往,這些都是禮義廉耻、忠孝節義所在。”他認為“孟子之仁義參合,述而進之以禮; 孟子之仁義參合,述而進之以禮,偏而不 移,察而不察,敬而不神,慈而不傲”的理論不是完全正確的施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