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慘烈的虎牢關之戰中,成功擊敗了竇建德、王世充等強敵,這場戰役被視為建國戰爭中的關鍵之戰,由此可見唐朝的實力已經遠超過其他勢力。然而,在唐高祖李淵放下心來之後,卻突然傳來河北地區有一支勢力崛起,開始反抗唐朝的統治,並且一路攻城掠地,勢力愈來愈大。在短短半年之內,這支叛軍就迅速攻占了大片土地,許多曾與李淵並肩作戰的名將在平叛戰役中坑沉船亡。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場叛亂?面對這種局面,年輕的唐朝如何應對?
根據記載,當時北方的社會治安狀況很不穩定,民不聊生,這種情況下,一些地方的政治地位被士族和地方豪強掌控,他們擁有豐厚的資源優勢和庞大的勢力,逐漸形成了反抗中央政府的思想。加之當時唐朝政府剛剛成立,所以在地方上的控制力并不足夠強大。此外,在平叛戰役中,唐朝軍隊也存在一些戰術失誤,如在戰術部署等方面存在問題,這些都成為了叛軍能夠取得勝利的原因。
面對這種情況,唐朝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如派遣輔政大臣張九齡和兵部尚書侯君集等高級官員前往平息叛亂,並且加強對叛軍領袖的誘降、收編和懲罰等行動,最終成功平定了叛亂。在未來的統治中,唐朝政府也積極加強了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落實對豪強的限制,逐步穩定了北方的局勢。
總的來說,在唐朝成立初期,面對不斷涌現的反抗勢力,唐朝政府採取了及時有力的對策,最終為唐朝的統一和穩定奠定了基礎。
劉黑闥,故城縣人,生於隋朝末年,當時農民起義蓬勃發展,他也加入了其中。劉黑闥先是投靠了郝孝德,隨後轉投了瓦崗軍李密。然而,隨著李密失敗,劉黑闥又南下投靠了王世充。王世充對他寵信有加,授予他騎兵司令之職。不過,劉黑闥對王世充的行為感到不安,遂辭去了官職,回到自己的故鄉河北,轉而效力於老鄉竇建德。
「劉黑闥的好友,竇建德從小就與他玩在一塊,見他轉投而來,十分重視,遂授他將軍之職並封為漢東郡公。」
在武德四年的五月,竇建德與唐軍進行了戰爭,然而戰敗了。李淵殺死了竇建德,夏政權也因此被滅亡。之後,劉黑闥又回到了河北,在那裡每天都會種菜、養牛。
兩個月後,竇建德的舊部下范願、董康買、曹湛、高雅賢等人來找劉黑闥,表達他們對唐朝的不滿,並提出讓他成為他們的領袖,一起起義的想法。劉黑闥聽後,馬上宰了家中的耕牛招待大家,之後他再次集結起竇建德的舊部,再次起兵。
李世民得知河北地區爆發了騷亂,本以為這些農民武裝是可以被輕易擊退的,但現實的發展卻比他所想的複雜許多。李淵先後派出淮南王李神通、幽州總管羅藝、黎陽總管李世勣等著名將領前去平叛,結果卻都被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劉黑闥擊敗了。面對唐朝軍隊,劉黑闥居然能夠屢戰屢勝,堪稱是一位常勝將軍!
劉黑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已經控制了河北大部分地區,並且收復了竇建德的領土。他還聯合了徐元朗、高開道等勢力,共同對抗唐朝的軍隊。甚至連東突厥的頡利可汗也派出使者,表達了結盟的意向。
在武德五年(622年)的正月,劉黑闥在一路高歌猛進的表現下,展現了超凡的戰鬥力。隨著最近攻克相州(今河南安陽與河北臨漳一帶),劉黑闥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他於是自稱漢東王,並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改元為「天造」。接著,他選擇了洺州(今河北曲周東南)作為他的都城。
李淵自從在太原發動叛亂以來,無論面對什麼敵人都無所畏懼,所到之處都名聲大噪。儘管曾與王世充、竇建德等人爭鬥,但從未落於下風。但現在,李淵已無法坐視不管面對懾人的劉黑闥。自己所創立的唐朝,決不能容許這名不知名的劉黑闥摧毀。
在公元621年12月15日的武德四年,劉黑闥的叛亂局勢已經愈演愈烈,局勢一發不可收拾。為此,李淵不得不動用他最強的力量——李世民!
李淵下令將軍隊分為兩路,派遣秦王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從長安北進攻,並指揮羅藝率軍自幽州南下,向劉黑闥實施南北夾攻。
李世民帶領軍隊踏上了征途。在過去四年中,他已成功平定西北的薛仁杲、洛陽王世充和河北竇建德,並且每次戰役都身先士卒,勇武無比。當時他年僅23歲,就被唐高祖李淵封為「天策上將」。然而,他這次出發攻打劉黑闥時,低估了事情的複雜性,認為輕鬆取得勝利,實情卻超出了他的想像。
劉黑闥雖然以前無名,但是絕不能小看他。他非常善於運用戰術,特別是在饒陽之戰中,他展現了他的才華。當時,劉黑闥剛剛舉起叛旗,兵力不足,面對李神通和羅藝各自帶著五萬大軍的大唐軍隊。此時,劉黑闥發明了一個單行陣的戰術。他利用河堤背水,以假亂真,把主力躲在陣中。等到風向改變,劉黑闥主力突出,使李神通軍隊大敗。這次戰役,唐軍損失了三分之二的人馬,薛萬徹和薛萬均後來被俘虜,羅藝也被迫退回幽州。這一戰風靡天下,顛覆了一切。
這場對決讓人目不斜視,其中一方是年輕有為的「天策上將」,另一方則是屢戰屢勝,戰術多變的「神勇將軍」,他們兩人可以說是實力相當,勢均力敵。
雙方主帥在交戰前制定了各自的作戰思路。劉黑闥的策略是「各個擊破」,他趁著李世民和羅藝的距離還很遠,選擇目標進行攻擊。而李世民則採用了南北合圍的作戰思路,他試圖限制住劉黑闥主力的行動,阻止他的「各個擊破」計劃。等到羅藝率軍趕到後,唐軍就會將力量集中起來,發動進攻,贏得勝利。整個戰役的進程都是在圍繞這兩種作戰思路展開的。
劉黑闥為了避免南北合圍的困境,只有作出先發制人的決定。他趁著南北合圍未成之際,主動出擊,希望藉此各個擊破,以保全自身安全。
李世民的軍隊在武德五年(622年)正月初八抵達獲嘉(今河南獲嘉縣),此時劉黑闥便毅然決定發起進攻。
當面對劉黑闥的進攻時,李世民看見對方來勢洶洶,因此他決定採取堅守不出的策略。儘管劉黑闥多次挑戰不利,但他還是先擊破了李世民的計劃,並宣布了李世民的破產。
劉黑闥心中思量著,他若被李世民在南方牽制,那麼戰線必定會拉得過長,對自己沒有好處。因此,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主動放棄相州,將手下的軍隊撤回首都洺州,准備依靠洺州南邊的險要地形,利用洺水來防禦李世民的進攻。
李世民義軍在追擊中,第二天北上,突遭天降大雪。他下令全軍頂風冒雪,兵貴神速,向前推進。大軍勇闖肥鄉,劉黑闥之守城軍難敵其鋒,不久便開門投降。隨即,李世民帶領軍隊持續向前,抵達洺水城並築起軍營,對洺州形成壓制之態勢。
在這個階段,李世民抓住了劉黑闥,並靠著直接威脅敵軍都城洺州的手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劉黑闥的軍隊行動自由。
因為洺水阻隔了李世民軍,劉黑闥仍然可以合理分兵,並有機會發起進攻。
劉黑闥見到李世民不是好對付的對手,因此他決定先收拾他的下屬羅藝。畢竟幾個月前,羅藝曾擊敗過他,並俘虜了他的部下薛萬鈞和薛萬徹兄弟。
若此次北上能夠擊敗羅藝,則有極高機率打破南北合圍的困境,消除憂慮。
洺州位於洺水之滸,境內諸多城池堅固,使得敵人難以攻破。即便強敵環伺,也難以侵犯洺州老巢的安危。
劉黑闥把一萬士兵交給范願,命令他保衛洺州,然後自己率領大軍北上。
「料敵機先」這句話的含義在李世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驗證。當當時的你劉黑闥想要北上進攻時,李世民早已有所防備,甚至連門都不讓你進!
劉黑闥離開洺州後不久,李世民便指派了程名振出兵。程名振是一名不太知名的猛將,曾效力於竇建德麾下,因此他對於敵方將領的特點和洺州周邊地形非常熟悉。
當天,劉黑闥離開後不久,李世民決定派遣程名振帶領一支小隊,還特別帶上了六十面戰鼓,一同渡過洺水,到達距離洺州城西邊二里的河堤,猛烈地擊鼓聲震天動地。
「地動屋搖」的鼓聲在洺州城內回響,一時間整座城市都感到震動。
范願是洺州的鎮守,當他看到唐軍的動向時,誤以為他們打算進行大規模的城池攻擊,於是馬上派人通知劉黑闥。
劉黑闥的主力還未完全撤離,他們剛剛抵達洺水上游的沙河(今天的河北邢台市)。因此,劉黑闥只好班師回到洺州。同時,他任命自己的弟弟劉十善和部下張君立率領一萬人繼續北上,以阻擊已經接近鼓城(今天的河北晉州)的羅藝。
劉黑闥一來一回之間,已經錯失了先機,並且他的奇襲策略也被揭露了出來。
羅藝率領的軍隊收到了劉十善和張君立北上的消息後,便提前做好了準備。在正月三十這一天,羅藝與敵軍在徐河發生了一場遭遇戰,並成功斬殺對方超過八千人。而劉十善和張君立率領的殘部逃跑了,只剩下一千多人。
不久之後,羅藝率領軍隊到達洺州以北,唐朝軍隊成功實現南北夾擊,徹底擊敗了劉黑闥。李世民有效地粉碎了劉黑闥分裂瓦解的策略,逐漸掌握了主動權!
在第二階段,劉黑闥希望先處理掉羅藝,以免被南北聯軍夾擊。李世民看穿了劉黑闥的策略,便派程名振率軍鳴鼓搖旗,挑起虛張聲勢。劉黑闥為了應對,只得調頭撤退,最終奇襲計謀失敗。羅藝在擊敗劉十善後,順利南下。
因為唐軍已經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劉黑闥軍內部不穩,洺水城裡的李去惑決定歸順唐朝。他逃離城池,向唐軍投降,並表示在城中已經安排了內應,可協助唐軍奪取城池。
李世民欣喜若狂,立刻下令王君廓率領超過一千五百名士兵,在內線策應的幫助下,成功佔領了洺水城。
「洺水城」是唐軍和劉黑闥眼中不可或缺的要塞。對唐軍來說,這座城池位於北渡洺水的重要據點,具有重大戰略價值;而對劉黑闥而言,他所需的所有物資都來自東部,洺水城是其獲得補給的關鍵所在。因此,雙方非常看重洺水城,相互之間展開了緊張的爭奪。
洺水城座落在一座小島上,位於漳水和洺水交會處,距離劉黑闥的都城洺州只有二十多里的路程。該城地勢重要,是洺州通往山東地區的首要道路,一直與洺州密不可分。
對於劉黑闥而言,洺州作為他的首都,其物資供應和軍糧運輸須得透過洺水城,因此他必須奪取該城的控制權,以確保城市運作的穩定。
李世民若能攻下洺水城,就可以近距離威脅洺州,遠距離則可以隔絕劉黑闥和東方各州縣的聯繫。這相當於擁有了敵軍的喉舌,有利於唐軍最終完全消滅劉黑闥。
「洺水城」成為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兩軍勢必在此地展開激烈的爭奪戰。
洺水城位於一個小島上,四周被寬五十步、深三、四丈的水溝環繞,因此成為守方的重要據點。劉黑闥計劃進攻洺水城,他打算修築甬道,使水溝被填平,進而發起攻擊。面對此情況,唐軍需要破壞甬道。李世民派遣三支軍隊先後前來進行攻擊,但均被劉黑闥擊退。
在武德五年的二月,正是隆冬時節,大雪紛飛、天寒地凍,使得氣候十分惡劣。然而,劉黑闥為了奪回洺水城,並沒有因此鬆懈。他準備挖掘甬道,以直接通向城內。
隨著甬道即將建成,洺水城正處於危急時刻。李世民召開了一場緊急的軍事會議,而羅成小說中的原型 ── 羅士信 ── 毅然站出來,提議進城替代王君廓負責城防工作。
羅士信建議李世民,由王君廓率領一部分士兵突圍,以換取城池的生命。李世民欣然接受,隨即上城頭發出信號,命令王君廓執行策略。接著,羅士信率領200名勇士進城代替其守城。
劉黑闥率軍修建甬道後,立即發起進攻,持續八個日夜不停止;恰好碰上大雪天氣,更難獲得唐軍援助。終於,在武德五年二月二十五日,洺水城被劉黑闥攻占,城中將領羅士信投降失敗而被俘。隨後,劉黑闥欣賞他的勇敢,勸說他投降,但羅士信不愿屈服,最終在年僅二十歲時被斬首。
在第三階段,戰爭焦點轉移到了洺水城,這是李世民和劉黑闥之間的攻防戰。李世民善於利用敵軍內部的叛變,在此戰中也不例外,他佔領了洺水城。為了奪回這個重要的戰略據點,劉黑闥夜間挖掘甬道攻城,並成功多次擊退了李世民的增援。另外,他還斬殺了李世民的悍將,使得兩軍勢均力敵,難以分出勝負。
在二月二十五日,劉黑闥成功地斬殺了羅士信,並且奪回洺水城,但不幸的是,只過了短短四天,李世民便派出大將李世勣攻克了洺水城。為了再次奪回洺水城,劉黑闥不斷地發起挑戰,可惜李世民以固守城池的方式抵禦,使得劉黑闥的攻勢失敗。「黑闥數次發起挑戰,但太宗始終堅守城池,成功挫敗了劉黑闥的進攻。」 ——《舊唐書·劉黑闥傳》
大唐王朝的李世民派遣程名振帶領一千多名士兵秘密繞到劉黑闥的背後,成功將運糧的船和車全部焚毀,進一步擊垮了對手。
古代的軍隊糧草都是分批次籌集的。當一批軍糧被燒毀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軍隊都必須節衣縮食。劉黑闥發現糧草越來越少,軍心也逐漸不穩。在相持了60多天後,他開始無法坐視不管,積極尋找出擊的機會,希望盡快解決戰鬥。而唐朝太宗在三月份阻絕了洺水,派出奇兵斷劉黑闥的糧道,逼迫他主動出擊。這段歷史記錄出現在《舊唐書·劉黑闥傳》中。
儘管處境十分危急,然而像劉黑闥這樣的高手,定不會束手無策,他決定發起一次「圍點打援」的行動,與李世民正面對決。他採取突襲戰術,先猛攻李世勣,引誘李世民帶軍前來支援,接著再圍困李世民的軍隊!
三月二十三日晚上,劉黑闥率領大軍發動攻擊,猛烈襲擊李世勣的大營。李世勣發出求援信號,李世民親自帶領主力軍隊前往支援,計劃渡河攻擊劉黑闥的後方。然而,劉黑闥早有防範,將李世民重重包圍,防止他的行軍計劃得以實現。
在李世民的軍事生涯中,他再次經歷了生死關頭,劉黑闥想乘機誅殺他。劉黑闥正要采取行動時,一位勇猛的將領及時趕到,衝開一條血路,將李世民解救出來。這位保護李世民的敬德尉遲就是他的御用保鏢。
洺水城下,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劉黑闥和他的部隊竭力抵抗著攻擊。在戰場上,劉黑闥的得力武將高雅賢也因此不幸身亡。高雅賢是劉黑闥的隨從,同時也是名將蘇定方的岳父。他曾在饒陽大戰中與劉黑闥聯手,成功擊敗了李神通和羅藝聯軍。
李世民在這場戰鬥中領悟到一個重要的道理,那就是敵方糧草快要用盡,他們急欲進行決戰,而這場決戰定在不久之後。因此,李世民必須做好準備。他下令在洺水上游(現今河北省沙河市秦王湖地區)築堰,阻截河水,以期在關鍵時刻對劉黑闥的七個軍團實施水淹之戰。這種水攻戰術在漢代的韓信、三國時期的關羽以及宋朝的岳飛等名將都得到過驗證,是一個極具威力的戰術。
《舊唐書·劉黑闥傳》記載,黑闥城中糧盡,太宗決定必定會來與他決戰。黑闥預先擁有了洺水上游的地理優勢,對守堤的官員說道:「我在擊敗賊軍的那一天,等到他們過河至半途時,就決堤淹沒他們。」
就在夜襲唐軍大營後的第三天,劉黑闥率領士兵進攻唐軍的大營。與此同時,李世民也帶領主力部隊奮力出擊,雙方在洺水岸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歷史稱這場大戰為「洺水之戰」。
劉黑闥率領二萬騎兵南渡洺水,並緊逼唐軍大營的陣地。李世民親率精銳騎兵率先攻擊劉黑闥的部隊,成功擊潰對方的騎兵,並奪取漢東軍的陣地,摧毀敵人的步兵。面對這一局勢,劉黑闥面臨到失去翻身機會的危機,他決定抱著背水一戰的態度,奮力抵抗唐軍的進攻。從中午至傍晚,雙方展開激烈的戰鬥,而勝負仍未分曲。雖然唐軍佔據些許優勢,但仍未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在丁未年,黑闥帥督將率領步騎二萬越過南渡洺水,向唐營展開陣勢。李世民親自率領精騎衝鋒,擊敗了黑闥的騎兵,隨即乘勝追擊,痛擊其步兵。黑闥不顧一切地率領軍隊進行激烈的戰鬥,但是在當天的午後至傍晚期間,共合計數次交戰,黑闥的勢力無法堅持下去。——摘自《資治通鑑》第190卷
在這場激烈的戰役中,李世民所騎乘的那匹旋毛黑嘴的駿馬拳毛騧為了保護主人而身中九箭。它的頸部中了兩箭,胸部中了一箭,背部中了三箭,臀部中了三箭,最終在雙方的陣前戰死。為了紀念這匹英勇的戰馬,李世民甚至為牠創作了一首詩曰:「月精按轡,天駟橫行。弧矢載戢,氛埃廓清。」
這場戰役是極度激烈的,兩軍不論在兵力配備或者士兵的戰鬥力上都相當均衡。唯一的差異在於唐朝的騎兵人數或者說馬匹數量比劉黑闥要多。當夜幕低垂,唐朝的騎兵仍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然而劉黑闥的步兵卻疲憊不堪,東搖西晃。
劉黑闥的部下中有一位名叫王小胡的軍官,看到這樣的情況非常擔心,他趕緊勸告劉黑闥:「保留我們的實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有柴燒,現在應該趕緊逃跑。」於是,劉黑闥帶著王小胡和幾個得力的手下,悄悄地脫離原先的營地,然後逃離了戰場。
劉黑闥毫不留情地離開了,而他的部下們仍然在和敵人激烈地戰鬥,對此他們一無所知。最終,他們無法維持抵抗,只能向洺水北岸逃命。
當漢東軍士卒疲憊不堪,追趕唐軍至河溝時,唐軍在河上游設置伏兵,挖開被堵塞的河道,讓水湧出形成一股決堤洪水,淹沒漢東軍士卒。在滔天巨浪即將襲來之際,漢東軍士卒眼中充滿血色,短暫的恐懼和絕望被洪水所吞噬。
唐軍奮勇作戰,將敵軍斬數萬人,另有數千人溺斃於洺水之中。與此同時,劉黑闥率領二百多名部隊向北逃亡,最終投奔東突厥。
「守吏下令堵塞水源,水位迅速上升,深度逾過十丈,黑闥手下的大批士兵溃败逃散,斩首数量超过一万,并有数千人溺死。黑闥与范願带领两百骑兵逃往突厥,山东地区已经完全平定。」——此段摘自《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卷。
有關洺水之戰的《舊唐書》、《新唐書》以及《資治通鑑》等經典史書,只記載了劉黑闥的傷亡情況,而未紀錄李世民方面的損失。但是,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洺水之戰中李世民方面的損失,可能與劉黑闥方面不相伯仲。
在隋朝末年的戰亂期間,許多英雄人物相繼嶄露頭角,其中不可忽視的人物包括李世民和劉黑闥。李世民從18歲開始投身於軍旅,23歲時被封為「天策將軍」;而劉黑闥於武德四年七月舉兵,僅僅四個月的時間就奪回竇建德的全部勢力範圍,並且打敗了大量唐朝名將。
在隋唐時期,有兩位頂尖的軍事家和戰術大師,其中「劉黑闥」戰術的水平並不遜於「秦王」。這是客觀而平心而論的事實。
在這場戰役中,李世民在洺水城的爭奪和劉黑闥襲擊李世勣的「圍點打援」中,戰術上都沒有佔據優勢。最終,是羅士信和尉遲恭的忠勇才使得李世民得以逃脫險境。
然而,劉黑闥並未預料到洺水城的居民會背叛他,這成為了出乎意料的變數。最終,李世民利用南北聯合的人數優勢,再加上「築堰放水」的狡猾計策,成功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