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趙匡胤去世,他的弟弟趙光義繼承了皇位,成為宋太宗。趙匡胤去世後,留下了他年紀尚輕的24歲妻子宋皇后和兩個兒子,分別是25歲的長子趙德昭和17歲的次子趙德芳。應根據次序,趙德昭和趙德芳都可以成為皇位繼承人。然而,趙光義最終被指定為皇位繼承人。在趙光義成為皇帝後,他對待他的大嫂宋皇后和侄子們並不友好,這樣的舉動引起了後世的爭議。一些人認為趙光義是通過非法手段繼承了皇位,甚至還有人傳聞他砍斷了蠟燭並拿起了斧頭。
宋太皇是趙匡胤的第三任妻子,同時也是北宋開國的第二位皇后。趙匡胤的結髮妻子為賀氏,後被追諡為孝惠皇后。賀氏與趙匡胤共育有兩女三子,然而除長子趙德昭成年外,其餘兩子均夭折。在北宋建國前,賀氏已經去世。
賀氏過世後不久,趙匡胤納娶了年僅16歲的第二任妻子王氏,並與其育有小兒子趙德芳。之後,趙匡胤篡位成功,穿上黃袍成為北宋的皇帝,而王氏也成為北宋的開國皇后。不過,在北宋成立之後不久,王氏就離世了,被趙匡胤追封為孝明皇后。
宋皇后之婚姻與家族背景
王皇后辭世後,趙匡胤再婚。這次,他選擇了比自己年輕25歲的宋氏作為新皇后,也就是宋皇后。趙匡胤比她的岳父宋偓年輕僅一歲。宋皇后來自一個極具顯赫家族背景的家庭。她的父親是後唐莊宗李存勖的外孫,母親則是後漢太祖劉知遠的女兒永寧公主。而且,她身為北宋的第二任皇后,可以說,一家三口都是三朝皇親國戚。
宋朝的皇后據說容貌非常秀麗,氣質端莊,且溫柔賢惠,因此趙匡胤當時就選擇了她作為他的皇后。皇后和皇帝結婚後相敬如賓,彼此相待得非常和諧。
趙匡胤是一位不嗜女色的皇帝,他的後宮妃嬪數目不多。幾乎每晚,他只與宋皇后同寢,但這讓宋皇后十分尷尬,因為她一直無法生育子嗣。為此,她努力與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建立良好的關係。
宋徽宗的祖父趙匡胤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趙德昭比宋皇后還大一歲,與宋皇后相處相當尷尬;而小兒子趙德芳比宋皇后小七歲多,宋皇后嫁入趙家時趙德芳僅有九歲,但宋皇后對他十分疼愛,因此與趙德昭的關係相對疏遠,反而與趙德芳最為親近。
宋朝皇帝趙匡胤過世後,皇后命令大太監王繼恩召趙德芳入宮,其實目的是要利用趙匡胤沒有留下遺詔這個機會,以皇后的名義支持趙德芳繼位。然而,王繼恩沒有聽從她的命令,他儘管離開宮殿後,直接去晉王府勸說趙光義進宮接位。
當趙光義進入宮廷,王繼恩和太醫程德玄強烈聲明趙匡胤臨終時想讓趙光義接替皇位。宋皇后見到趙光義成為新皇帝之後非常驚訝,但她也立即承認趙光義的繼位是合法的。
根據《宋史紀事本末》的紀載,宋朝皇后看到晉王的震驚表情,她連聲說道:「我和孩子的命運都寄託於朝廷。」晉王淚流滿面地回答說:「我們一同享有財富和尊榮,不必擔心。」
宋皇后一開始感到非常驚訝,但她很快地面對現實,並向趙光義表示,她與兒子的命運將來都必須仰賴他。
儘管宋皇后成功協助趙光義繼位,然而她曾試圖讓幼子趙德芳繼位的行為,一直讓趙光義記憶猶新。趙光義登基後,改封宋皇后為開寶皇后,迫使她搬到西宮居住。從此之後,趙光義對待宋皇后非常苛刻。
在至道元年(995年),宋皇后逝世,趙光義追封她為孝章皇后,但根據禮儀,趙光義應該為皇嫂宋皇后服喪,然而趙光義不僅沒有這樣做,還禁止朝臣前往哀悼,並拒絕將宋皇后的靈柩停放在皇宮中,轉而放到自己妹妹燕國長公主的府上。此外,趙光義還禁止宋皇后和趙匡胤一同合葬,並不允許升附神主牌位到太廟。
趙光義的行為引起了人們的不滿,他不顧宋皇后的喪禮,拒絕下葬她。當時的翰林學士王禹偁勇敢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認為應該遵循舊的禮儀。不料,這句話觸怒了趙光義,導致王禹偁被貶為滁州知州。從此以後,所有的文武百官都不再為宋皇后發聲了。
宋神宗趙頊登基後,宋皇后的神主牌位終於被升附太廟。然而,她的遺骸卻一直沒有和趙匡胤合葬。因此,趙光義對待宋皇后的態度非常刻薄。但是,宋皇后在趙匡胤去世後仍然活了十九年,只是在去世後沒有得到應有的皇后葬禮。相比起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她的結局還算可以接受。
「金匱之盟」是當年趙匡胤和他的母親杜太后所締結的盟約,規定只有趙家的後代才能继承帝位,趙家的所有成員也需要严格遵守大義及規定的法律制度。趙光義作为趙匡胤的儿子,符合「金匱之盟」的要求,因此成功继承了皇位,实现了兄终弟及的夙愿。
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的母親,杜太后在她臨終之際非常憂心。她害怕趙匡胤會像後周世宗柴榮一樣在年輕的時候逝世。正是因為柴榮的早逝,帶給了年幼的繼承人繼位的機會,這才讓趙匡胤有機會穿上黃袍當上皇帝。因此,杜太后擔心趙匡胤年輕逝世,那時他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還年幼,恐怕會使大宋江山落入外人之手。
當杜太后臨終時,建議趙匡胤遵循「兄終弟及」的繼承制度。根據杜太后和趙匡胤之間達成的協議,趙匡胤去世後,他的繼承人是趙光義。而在趙光義去世後,他的繼承人是最小的弟弟趙廷美。最後,趙廷美將位子傳給趙德昭。
在趙匡胤統治時期,他冊封趙光義為晉王兼中書令兼京兆尹。此舉源於五代十國時期的皇帝們在避免太子與皇權產生衝突方面的嘗試。這些皇帝通常不會明確立下皇儲,而是任命親王加上中書令兼京兆尹的職務,這相當於代表著立他為皇儲。因此,趙匡胤這樣冊封趙光義,實際上是賦予他皇儲的地位。
趙光義繼位後,也遵循了兄終弟及的規矩,先冊封弟弟趙廷美為齊王、中書令兼京兆尹,又冊封趙德昭為武功郡王、侍中兼檢校太尉,二人位在宰相之上為百官之首。這實際上也意味著趙光義冊立趙廷美為皇儲,趙德昭成了預備皇儲。
趙光義原本的安排符合「金匱之盟」的約定,可是因為他的錯誤,趙德昭最終選擇了自盡。
趙德昭在趙光義北伐幽州的時期隨軍出征。在某夜大戰期間,御營軍隊和主力部隊失去了聯繫,使得趙光義的軍隊群龍無首。朝臣們相信可能已經遇到了遼國的主力部隊,並且很可能面臨極大的危險。
在眾朝臣的建議下,趙德昭被要求立即接替趙光義的軍階,以繼續指揮宋軍對抗遼軍。然而,當天早上,趙光義平安歸來,得悉此事後極其憤怒。
趙光義北伐失敗後心情更加沉重且氣悶,於是便沒有給予之前在太原之戰中大獲全勝的功臣任何獎賞。然而,趙德昭為所有在太原之戰中表現優異的功臣們請功,這卻讓趙光義更不悅,接著叔侄二人就因此爭吵不休。於是趙光義氣得把北伐幽州時趙德昭想在軍中繼任皇帝的想法曝光,並表示:「如果你等以後當了皇帝再來對他們獎賞,也不算晚。」
趙光義這些話充滿暗示,明確指出趙德昭雄心勃勃、欲稱帝的企圖,加上趙光義早已憤怒不已,因此他便把怒火全都撒在趙德昭身上。當然,難以判斷這句話是趙光義特意說的或是在激動之下發言,但這一句話已經將趙德昭吓得魂飛魄散。
趙德昭相信自己受到叔叔趙光義的猜忌,心生恐懼,擔心趙光義將來會找人害他。於是,在與趙光義的激烈爭吵後,他回到家中自綁懸掛自盡。
趙德昭過世後,趙光義表現得十分悲痛,他抱著趙德昭的遺體哭了很久,一直嚷嚷著「痴兒何必如此」。最終,趙光義追封趙德昭為魏王,以表達對這位故去的親人的尊重與敬意。
無法確定趙光義是否只是在演戲或真的因為侄子趙德昭自殺而感到悲痛。不過,趙匡胤的年長兒子死亡的原因仍然是謎。
趙德昭去世後,不久趙德芳也很快離世。當趙光義繼位後,他封趙德芳為檢校太保,表面上對他款待熱情,然而,趙德芳在哥哥逝世的不到兩年,就莫名其妙地死去,年僅22歲。趙光義追封他為岐王。
趙德芳之死一直是史學界著墨甚深的一件事。然而,在史料中,有關其死因的記載卻十分含糊和蹊蹺。據《宋史》所載,趙德芳只是因「寢疾薨」,也就是說他是在睡夢中突然猝死了。
大多數睡夢中猝死的原因與心臟和腦血管疾病有關。這些疾病通常在中老年人中發生,但現代人面臨的生活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這些疾病也開始在年輕人中增加發病率。然而,猝死發生的前提是壓力過大,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趙德芳年紀輕輕就罹患心腦血管疾病而猝死,顯示出他在青年時期可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這種疾病往往與壓力過大有關,因此趙德芳的壓力可能來自於他與趙光義之間的關係。
總之,在趙匡胤離世不到五年的時間裡,他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相繼英年早逝,原因不明。儘管在表面上,趙光義對這兩個侄子表現得非常友好,但事實上,這個結果表明他對他們的好處是否真的有所保障。
在趙德昭與趙德芳去世後,趙光義的兒子繼位之路上唯一的障礙就是趙廷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趙光義很快就擊敗了趙廷美與兵部尚書盧多遜陰謀,試圖逼迫趙光義提前退位。趙廷美事後被流放到房州(今日的湖北房縣),沒過多久趙廷美便因為憂鬱症狀嚴重而嘔血而故去。
趙光義對待他的弟弟和侄子的方法令人不齒,甚至到連他的長子趙元佐都無法忍受。趙元佐在趙廷美去世後認為他的父親使用的手段太過苛刻,這甚至刺激了他的神經,導致他患上了精神疾病。這表明趙光義使用的手段有多麼殘酷,甚至足以讓他的兒子嚇到發瘋。
金匱之盟所約定的繼承人,包括趙廷美、趙德昭、趙德芳,皆已相繼逝世,趙光義只好不得已地宣布,只能讓自己的兒子承繼皇位。此消息傳遍全國,引起了相當大的震動。
自從趙光義成為北宋皇帝後,其後裔便一直承繼皇位,直到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國俘虜。雖然趙德昭和趙德芳早逝,但他們都有子孫存世,因此天道好輪迴,南宋的歷代皇帝都是趙匡胤的後代。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均是趙德芳的後裔,而宋理宗、宋度宗以及宋末的三位年幼皇帝都是趙德昭的子孫。可以說,自南宋以來,皇位再次回歸趙匡胤後代的手中。
根據清代學者紀曉嵐的考證,他證明「斧聲燭影」事件很可能是後人對趙光義的誤解。實際上,趙光義並沒有進行弒兄篡位的行動。但他對待皇嫂宋皇后很刻薄,也讓兩位侄子莫名其妙地死亡,這一直被後世所批評。
儘管趙光義對待他的兩個侄子非常友好,但他們的死亡情況實在很可疑,這使得人們難以不懷疑和猜測。畢竟,這樣的死對趙光義的利益最大。當然,從皇權的角度來看,人類總是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因此,趙光義有他的理由為了他子孫後代的皇權利益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