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在1752年的狀元秦大士的加冕禮上,出乎意料地問了一個這位新狀元的身世:“你真的是秦檜的後代嗎?”雖然這是個突如其來的問題,但秦大士卻能機智地回答,讓乾隆對他刮目相看,最終他成功地被冠以狀元的殊榮。
秦淮區的秦大士故居,是南京市的一處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作為金陵人,秦大士在南京留下了很多可貴的古蹟,例如夫子廟的大成殿和學宮,以及「東南第一學」的門匾,這些都是由秦大士所題寫。至今,這些歷史遺跡仍然被保存著,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參觀。
秦大士的聲名並非建立在他的狀元身份,而是因為他精通詩、書、畫三種才藝。尤其在他取得高中狀元後,原本就善於詩文和書畫的他更加努力專研,最終成為了一位傑出的艺术家。
秦大士一生中遇到了許多困難,都跟他出生背景有關。但究竟他是否真的屬於秦檜的後代呢?
秦大士是大清開國以來的第43位狀元,從小就展現出超凡的聰明才智。他有七個兄弟,排行第二的他勇雄過人,實力強大。年僅十歲的他就能詩詞押韻,寫作文章,此外還有出色的書法天賦。這位天才少年以寫筆福潤家計,賺得足夠供養全家人的財富。
在清朝時期,「科舉」一直是眾多士子的主要途徑,即使像秦大士這樣的人也不例外。然而,清朝的科舉制度相當腐敗,單純靠才華想要取得高職位實在不容易。秦大士當年23歲時就考中了舉人,但直到15年後才真正考中狀元。
乾隆皇帝一向以孝順聞名,當太后(即「甄嬛」原型)滿壽六十歲之際,正逢恩科開考,這相當於皇帝自己親自主持的專門考試。恰巧秦大士經由這次難得的機緣,在殿試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當朝的狀元。
「雖然功名利祿來得晚了一些,但終究還是大有可為的。」
這句話意思是儘管達成成就的時間來得晚了一些,但最終還是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功。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在經歷長期的鍛鍊、努力後,最終得到成功,這樣的成功往往更加豐收和耐人尋味。
在乾隆親自召見秦大士的時候,他卻面對了一個讓他極為尷尬的問題。如果秦大士承認自己是秦檜的後代,那麼很可能會錯失狀元的機會。但如果他不承認,那豈不是對皇帝欺詐的罪行?
當人事更迭時,立場也會隨之改變。這就像古代的天子能夠隨意任命臣子一樣,現今也有上司可以隨意更換部屬。因此,對待上司、同事及部屬都應該謹慎處之,不可對其疏忽大意。
「這個結果非常符合乾隆的期望,同時也為他的身份做了明確的澄清。」原來,秦大士並非秦檜的直系親屬,而是秦梓的後代。
秦梓是秦檜的兄長,儘管二人情同手足,但由於秦梓不能容忍弟弟之不道德行為,並不願與他為伍,於是他決定辭去官職,並隱居歸鄉。秦梓是一位清廉公正的北宋官員,與大奸臣秦檜南轅北轍。由於這樣的背景,秦大士在乾隆時期受到高度重視,而在秦家後人在嘉慶時期之後的三個朝代中,擁有了極高的權力地位。
秦大士並未辱沒自己的先祖,而在擔任朝官期間一直保持廉潔清正的操守。他曾經跟隨皇帝去上書房,也曾經做過皇子的師傅,不僅一直恪守本分,更是竭盡全力給皇子提供忠告。乾隆把他的兒子們交給秦大士,自然十分放心。
「秦大士」擔任過會試主考官,他在批閱試卷時,一點也不收受賄賂,盡職盡責,也曾經為朝廷選出了無數優秀人才。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選拔人才上完全不會有任何的徇私舞弊,而是秉持公平公正的態度,以科學而嚴謹的方式為朝廷挑選肩負重任的人。
乾隆是一位文藝青年,因此非常欣賞才華橫溢的秦大士。不過,秦大士只官至十一年便請長期病假,之後就退出了政治圈,開始了自由自在的藝術人生。
在《清朝野史大觀》中,有記載秦大士在乾隆皇帝的提問下機智應答的故事。不過,民間傳說也流傳著一段令人深思的故事。
有一天,秦大士和幾位故友一同造訪岳王墳,巧遇岳王墳前的秦檜夫婦跪像。同行的這幾位師友不失時機地想要取笑秦大士。
在秦檜夫婦的身旁,懸掛著一副對聯,上聯寫著「咳!我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下聯則是「啐!婦雖長舌,非老賊不到今朝。」此對聯以秦檜夫婦的語氣所寫,表達出夫婦二人對彼此的尊重和幽默相處的態度。上聯證明夫婦間的關係良好,下聯十分詼諧幽默,以一種輕淡、幽默的方式表達出婦女的長舌頭與丈夫的老賊本色,而這種互相嘲諷的關係也表明夫婦間的相處方式十分和諧。
秦檜抱怨說,若非他的妻子王氏貪心不足,他們豈會遭受後世的譴責?然而,王氏則堅信這個悲劇的責任應由秦檜自負。總結來說,他們是彼此互相指責,但實際上只是一對無法相容的夫妻罷了。
當時有人嘲笑說:「澗泉是當朝的新科狀元,而且還是秦賊的後代,何不寫一副對聯,以記載此次旅行的經歷呢?」
秦大士心情並未因此而惱怒,反而輕輕一笑,握起筆來在紙上揮灑,不一會兒便寫好了。
秦大士的才華令人佩服,宋朝之後的人都感到惭愧,而我在他的墓前更是愧不敢姓秦。
秦大士和袁枚曾一同遊覽秦淮河,當時秦大士感慨萬千並創作出這首詩:「金粉飄零野草新,女嬙日日枕寒津。傷心慢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這首詩中的最後一句話「淮水而今尚姓秦」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名句,對於秦大士本人來說,更是緊密地結合了詩人與秦淮河這片土地之間的情感。
很有趣的是,即使秦大士具有卓越的才華和端正的品行,他卻曾做過一件令人大跌眼鏡的事情。
盧文弨是一位翰林院侍讀學士,他珍藏了東漢《張遷碑》的拓片。自從張遷碑出土以來,許多金石學家和書法家都對它推崇不已。秦大士一向擅長書法,當他在盧府欣賞了這幅拓片後,更是心猿意馬,想擁有它。於是,他請求盧文弨將這幅拓片轉讓給他。然而,這幅拓片是盧文弨的寶貝,他自然不願意跟它說再見。接著,秦大士的行為讓人倍感意外。
「盧文弨外出時,秦大士竟然潛入他的書房,偷走了碑文的拓片。」家中僕人向盧文弨報告時,他發現拓片不見,得知秦大士造訪後,便立刻猜到事情原委,並決定找回拓片。他追到秦府,成功地從秦大士手上奪回了拓片。
半個月後,盧文弨得知了秦大士因病去世的消息,這令他感到非常後悔和自責。誰也沒能預料到這樣的結局。
「盧文弨在祭奠好友時,從袖中取出了拓片,並對著牌位哭泣地說:『如果早知道我們會有天人永隔的一天,我當時為何要如此吝嗇小氣呢!今日我特意前來補償我所犯下的過錯,讓我的內心得到平靜。』說完這番話,盧文弨竟然當場將拓片焚燒,以告慰故友秦大士的靈魂在天之境。也許是因為秦大士已經預知自己離世不遠,因此他希望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能夠好好欣賞盧文弨的真誠之心吧!」
當初,秦大士與乾隆有一次聚會,乾隆問及秦大士的身份。秦大士巧妙地回答,引用「一朝天子一朝臣」來隱晦地證明自己是現在的官員,不同於宋高宗時代的奸臣。他也藉此表明,現今的乾隆並非被奸臣左右,而是一位明智賢明的君主。乾隆對秦大士的回答感到滿意,因此任命他為狀元,成為當朝重要的官員。
雖然秦大士的官職歷時不長,但他卻以盡心盡職、清正廉明的應有態度取得先祖的好名聲。他尤其以「三絕」聞名,使他在清朝被確立成名儒地位。雖然他是姓「秦」,但他卻在一生中享有很高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