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什麼要不計後果,執意殺害關羽?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漢大將「關羽」鎮守在荊州,開始北攻曹魏的「襄陽樊城」,守將「曹仁」急報曹操。曹操隨即派遣「于禁」和「龐德」增援。

在關羽被圍城期間,吳國的大皇帝孫權派遣呂蒙和陸遜偷襲荊州。蜀漢南郡太守麋芳開城投降,關羽率領軍隊南撤,面臨敵軍的圍攻並在北上途中遭到吳國軍的追擊,最終戰敗被俘並遭受孫權的殺害。

「這樁事件」讓孫劉聯盟墜入破滅的深淵,南北雙方的勢力逐漸失衡,東吳成為了外交和軍事上的風險。為什麼孫權要無論後果,堅持殺害關羽呢?

荊州,從古至今都是軍事要地。在赤壁之戰後,劉備佔據了荊州郡的大部分地區,隨即派遣勇將關羽駐守當地。

孫權在某個時期曾經派遣使者向紫羽女的兒子求婚,但是紫羽女的兒子卻公然辱罵使者,並且不同意這場婚事,引起孫權的極度不滿。

身為霸主的孫權,雖然「內憚羽」,卻也深感羽士的凌辱,這使得孫劉兩家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對聯盟的發展不利。

當孫劉兩家分裂荊州後,關羽北伐只有少量士兵跟隨著將領于禁,同時糧食也變得短缺。於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十月,關羽決定「擅取權湘關的儲糧」。權力聽到此事後,隨即發動軍隊攻擊關羽。
孫權進攻荊州時,關羽的舉動成為了他的藉口之一,進一步加速了孫劉聯盟的瓦解,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因為關羽、麋芳和傅士仁的關係相當緊張,因此當呂蒙偷襲荊州時,這兩人宣稱降服了吳國,使得局勢更加不利。

就在荊州淪陷、關羽敗走之際,劉備的義子劉封與將軍孟達駐軍於上庸(今湖北竹山縣西南)。

當面對關羽發出的救命求助時,劉備的義子劉封不敢承擔羽命,他只能苦苦尋找理由来推辞。

劉備集團的外交政策對於關羽的最後兵敗身亡和荊州的失陷負有重大責任,這不僅是關羽個人的悲劇,更是整個集團所面臨的悲劇。

即使是用其他人替換關羽鎮守荊州,同樣無法避免悲劇的發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關羽陣亡」成為孫劉聯盟無法挽回的分水嶺,「荊州之争」也在此時告一段落。孫權趁勢攻取荊州,奠定了自己在江南地區的統治地位。而孫、劉兩家族之間的關係也因此破裂,成為彼此敵對的局面。

曹操痛失关羽,据说是因吕蒙亲手将其杀害,那颗头颅甚至还送到了曹营。这场惨痛的损失让曹操十分悲痛,他为关羽举办了一场厚葬仪式。这一幕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描写了出来。

根據歷史文獻,關羽的死因存在著不同的說法。《三國志·蜀書·關羽傳》中記載:「江陵已為孫權所占據,所有跟隨關羽的士兵、妻子以及子女都被俘虜了。因此,關羽的部隊也逐漸散開。孫權派出將領前去進攻關羽,最終於臨沮地區將關羽及其子平斬殺了。」

裴松之對《蜀記》中的記載持懷疑態度。根據《吳書》所述,孫權派遣將領潘璋阻截羽的逃亡路線,羽到達後即被斬殺。此外,羽行至臨沮之時已經離江陵有二三百里,豈有不趁機殺死羽的道理,還要糾結著是否讓其活下去呢?而且說「權欲活羽,以敵劉、曹」也未必真實可信,這就可以引起有識之士的質疑。
「關羽死亡與孫權有關」這個事實已經不可避免。而關於孫權為何要殺害關羽,其原因可以簡單歸納為以下四點。

首先,關羽是劉備軍隊的名將,若留他在東吳,必然削弱孫權的實力,且有可能攻擊東吳。

其次,關羽死後,劉備對孫權的信任程度會大幅降低,使得劉備與孫權之間的關係受到嚴重損害,進而使孫權在權力平衡上處於劣勢。

第三,關羽被認為是漢族正統文化的代表人物,若他能在東吳發揮影響力,有可能瓦解東吳對於南方蠻族的統治力度。

最後,孫權的腹心大將陸遜對關羽懷有不懈的敵意,並多次建議孫權將關羽處死,使得孫權決定殺害關羽。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著名的一場戰役,孫權視之為自己的功勞之一。可是,孫權最終只獲得了荊州南郡和江夏二郡的封地,而南郡後來又因為與劉備的聯盟而歸劉備所有。荊南四郡也被劉備所占據,孫權的貢獻未能得到適當的肯定。

孫權認為這種情況並不符合他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孫權是三國時期東吳的開國君主,是一位重視勞動成果的強者。他對於付出與回報之間的平衡相當著重,若是投入大量的精力與資源,卻得不到相應的收穫,這樣的結果對他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對此,他常常會表達出他的不滿,並且積極尋找解決方案。

例如,在建設東吳的時候,孫權十分注重城市的建設,他親自為城市做出了許多貢獻。然而,當他看到有些項目的進展緩慢,或是成果不佳,他便會直接表達出不滿。孫權認為,這樣的情況並不符合他所付出的巨大代價,因此他會要求相關人員及時處理問題,並且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進。

總之,孫權是一位對於勞動成果十分著重的領袖,他認為付出和回報應當相等,若是兩者不符,他會積極尋找解決方案,以維護自己與東吳的利益。

當劉備佔領益州,並成功攻下漢中後,他的權力也愈趨強大。而他也拒絕歸還荊州。

公元215年的建安二十年,孫權率軍進攻荊州,指派呂蒙前往西方攻下長沙、零陵和桂陽三個郡。

孫權並非一個沒有野心的人,他與劉備建立聯盟的目的是要對抗曹魏,他們互相制約。但現在情況改變了,蜀漢已經成為一個足以威脅他們的勢力,因此孫權不得不考慮與劉備的關係。他可能會與劉備決裂,甚至開始對抗他。

然後他們決定大力攻佔荊州,逐步實現「占據長江最極端的地方,並據之為己有」的計劃。

當孫權與陸遜討論周瑜、魯肅和呂蒙時,他們表達了對關羽的敬畏之情,並且強調必須迅速消滅他。

孫權急於處死關羽的原因,應該是為了實現收復荊州的既定目標。

江東的孫氏家族向來推崇武力,孫策和孫堅都展現出勇氣冠群雄的特質,忠勇之美令人感動。但這樣的性格使得他們經常在情緒失控時行事,過於自信而不顧後果,就像匹夫一般猛烈逞強。正是這樣的性格,最終導致孫堅和孫策相繼在非命之中去世。

孫權出身於一個具有特殊家族文化背景的家族。雖然在個人武力方面他不如他的兄長孫策和孫堅,但他經常挑戰傳統,並且經常以自己的方式行事,常常會去撫摸一些猛虎來取乐。

更為危險的是,孫權在治國事務中也運用這種不顧後果、任意行事的個性。

孫權在逍遙津一戰中,他率輕騎兵進襲卻被張遼俘獲。在遼東使團被消滅後,孫權強烈表達了想要親自出征征服遼東的堅決決心。

孫權的勢力在當時可謂是非常強大的,就算是與孫策、孫堅相比,他已經掌握了江東地區,且還有兩大權力集團的支持。這使得孫權的勢力更加穩固,也更具有強勁的戰鬥力。

在孫權的掌握下,荊州已經成為他的囊中之物,但他仍然執意要殺害關羽。這種固執的行為與他的輕率性格息息相關。

「不計後果」是這種性格最大的弊端,因為他們不夠穩健,容易衝動行事。

第三,關羽曾多次羞辱孫權,這導致兩人間結下了仇恨。雖然孫權是一方的領袖,地位與劉備相當,但對孫權來說,與關羽聯姻已經是做出很大的讓步了。

孫權想要向關羽表示感謝,卻不料遭受到關羽的辱罵。這樣的行為讓孫權感到相當憤怒。

根據《三國演義》,關羽為蜀漢著名的將領,他曾經圍攻東吳的襄陽,然而最終卻被敵人擊敗。在此之後,他被孫權的部下擒獲並帶到南昌。然而,關羽在被俘期間,挺拔堅定,毫不屈服。他向孫權發出警告,說如果樊城被攻陷了,他絕不會饒恕孫權的罪行。

事實上,《關羽傳》另有一段故事,相較於關羽被俘虜的故事更為精彩。據傳,當時關羽圍攻樊城,孫權派人將樊城內的馬步軍撤出,並派遣魯肅等人率領一支水軍進行支援。然而,魯肅被關羽的一名部下正面擊殺,孫權在此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將領。

之後,關羽向樊城的守衛發出警告,說他們如果不投降,他就要對他們採取極端手段。然而,實際上因為缺乏食品和藥品,關羽的部隊也沒有多少力量可以繼續戰鬥。最終,他只好放棄攻城行動,而孫權也趁機將其擒獲。

總體來說,「關羽傳」中的這些故事詳細地描繪了三國時期兩大軍閥之間的征戰。雖然關羽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了戰爭,然而他的勇敢和堅定還是深深地感染了無數的讀者和觀眾。
「貉子」是中原人對江東人的貶稱,與「豬狗不如」等污言穢語有些相似,兩者之間存在嚴重的敵意。

孫權有野心,滅蜀對他來說必不可少。關羽是劉備的二弟,殺掉他可以預示吳國對蜀國宣戰。更重要的是,孫權將關羽首級送到曹魏,這向曹操表明了吳國對蜀漢的態度。這樣做既向曹魏示好,又為滅蜀鋪平道路。

孫權已經成功奪回荊州,這已經是他的唯一目標,因此他並沒有必要殺害關羽。事實上,孫權的真正目標是佔領益州並徹底滅亡蜀國。

周瑜在赤壁之戰後曾提出一個戰略,計劃獲取蜀地、降服張魯,並聯合馬超,以襄陽為根據地逐步侵蝕曹操的勢力,最終進軍北方。然而,由於形勢的變化,這個計畫被迫暫時擱置。

孫權在襄樊之戰中把握了機會。他先迷惑曹操,隨後突襲關羽。接著,他率領軍隊進入川中,並由陸遜等將領在巫縣屯兵,計劃控制益州,意圖非常明顯。

根據《三國志·劉璋傳》所載,孫權為了奪取荊州,殺害了關羽。接著,他讓劉璋擔任益州牧,並駐守在秭歸。

對比起來,蜀漢的反應速度明顯比孫權快,因此孫權想要滅掉蜀漢的計劃最終失敗了。

人們回望歷史,認為孫權過去不該處置關羽,因為這樣會為孫吳帶來嚴重後果。

對於孫權來說,劍已經拔出了鞘,必定會有一場戰鬥。攻佔荊州並消滅蜀漢名將關羽,這也算是重創了劉備的實力。

很遺憾的是,孫權無法攻取益州,致使滅蜀計劃潰敗。因此,盡管將關羽斬首看似是個高明之舉,實質上卻成為了一個錯誤的決策。

赤壁之戰,使曹魏一統天下的野心破滅,而荊州夷陵之戰則摧毀了蜀國的橫掃天下夢想。這兩場戰役都與吳國有關,但卻無人聯合起來對抗。吳國因此成為三國時期存活最久的國家,令人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