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世紀前,唐代詩人白居易寫了一首關於愛情的長詩《長恨歌》。這首詩生動地描述了唐玄宗和楊貴妃悲傷纏綿的愛情故事。也成為了一首悲傷的歌,遺恨千年。
唐玄宗、楊貴妃、華清池、馬嵬坡這些名字和《長恨歌》一起被人們熟知,流芳千古。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我們繼續來說說。
傳說,在唐玄宗登基前,他曾任職潞州駕駛,喜歡趙麗妃。後來,他又移情於錢妃、皇甫德儀、劉才人,直至武惠妃。武惠妃四十多歲去世,當時,玄宗52歲。後宮中美人繁多,卻沒有一個能令玄宗心動。對於多情的玄宗來說,沒有人可以寄託他的感情,這是一種極大的痛苦。因此,玄宗鬱鬱寡歡,經常發怒。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些詩句可以讓人想像當年這對情侶的恩愛和甜蜜是多么的深厚。
玄宗熟悉音樂的韻律,在唐朝的皇帝當中算得上是出類拔萃的。他從小就喜愛音樂,品質高超,會作曲,還能跳舞。不少弟子曾在梨園受過他的訓練。
楊玉環身材優美,體态美麗,並擅長西域舞蹈的快速旋律。而且楊玉環是一位演奏琵琶的名手。古書記載:有一次,玄宗提議使用內地的樂器與西域傳來的五種樂器共同開展一場演奏會。當下,玄宗活躍的演奏著羯鼓,楊玉環彈奏琵琶,歌唱輕舞,一天一夜不停歇。對於精通音樂韻律的玄宗而言,當然會對楊玉環有特殊的吸引力。
楊玉環善於歌舞,熟悉音樂韻律,並善於領會人意。玄宗極度喜歡她,逐漸迷戀,無法自拔。不久,楊玉環專享後宮,宮中稱呼她為娘子,地位規範與皇后相當。天寶初年,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
正當他們沉醉於「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的聲色歌舞時,突然一聲晴天霹靂,「漁陽鼙鼓動地來」的人喧囂馬嘶,滾滾硝煙淹沒了驪山上空的無限溫柔。
唐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爆發了著名的「安史之亂」,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西逃。當大隊人馬行至馬嵬坡時,御林軍保衛隊憤怒地殺害了當時的宰相楊玉環的堂兄楊國忠,並迫使唐玄宗下令絞死楊玉環,當時楊貴妃才38歲。
楊貴妃本質上是一位柔弱的女子,在戰爭中成為了替罪羊,在唐玄宗面臨要選擇統治國家還是愛情的困難選擇中,為了配合唐玄宗的海誓山盟,她作出了選擇。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當危機過去,當唐玄宗獨自回到華清宮時,一切已經改變,人事已非,他環視四周,哪裡還有「芙蓉如面柳如眉」的影子?回想起曾經的愛情,卻看到美人「宛如蛾眉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怎能不激起悲涼的眼淚?那華清池中不斷奔騰的溫泉水呀,似乎就是唐玄宗的悔恨之淚,日夜湧流不息。
楊玉環不僅外表美麗,還有出色的智慧和寬容大度。她懂得如何抓住男人的心,善於了解他們的心理。這正是玄宗皇帝迷戀她的原因。在她被处死的時候,她没有一句怨言,這也使得玄宗皇帝終生不能釋懷,直至終日鬱鬱不乐。
但是,根據史學界的研究,楊貴妃並沒有死,相反,在高力士和東瀛武士的幫助下,她渡到了日本,至今在日本仍保存著她的墓。而電視劇《楊貴妃秘史》正是根據這個故事改編而成。文學界更是利用「上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等元素創作出了大量作品。
然而,根據歷史研究,事實上楊玉環並沒有死,她在高力士和東瀛武士的協助下,成功地逃往了日本。今天在日本還有楊玉環的墓。而電視劇《楊貴妃秘史》正是根據這個真實事件改編的。文學界也基於「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的猜想,推測海上的仙山即是日本,太真就是楊玉環。在馬嵬坡分開後,她竟然成為了永遠的記憶,思慮悠悠,恨意悠悠,相思千載結成的愁,這樣的別離才堪稱千古不渝的恨情。因此,有人推測楊貴妃並未死亡。華清池代表著唐玄宗和楊貴妃這對神仙情侶的愛情高峰,而馬嵬坡則代表著楊貴妃香消玉殞的悲傷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