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再次重演,這次司馬懿把諸葛亮給氣死了

在西元228年至234年,魏國與蜀國之間進行了六場重要的戰役,這些戰役被稱為「諸葛亮六出祁山之戰」。祁山位於今天的甘肅省禮縣,從西往東約50華裡,被認為是天下最陡峭、九州之名阻的地方,因此成為了三國時代魏蜀必然爭奪的重要地區。 我們知道,蜀國控制了漢中,而漢中和關中之間有四條重要的古道,從西到東分別是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和子午道。當時韓信是通過陳倉道進入關中的。而諸葛亮通過祁山進攻關中,意味著他選擇了不經過這四條道,而是從更西邊的祁山繞過去進攻關中。

這裡是雞湯有毒,我是大叔,接下來我們來說說每一戰的詳細過程

街亭之戰 西元228年,曹丕已經去世,諸葛亮重新與吳國結盟,並成功南征平定孟獲。他的準備工作也已經完成。 這一役戰爭與當年韓信的行動類似,諸葛亮採取了「聲東擊西」的策略。他讓趙雲打著主力的旗號大肆炫耀,在褒斜道出兵,而他自己則率領真正的主力從祁山迂回進攻。 魏國中計,大將軍曹真率領主力軍隊守住了褒斜道,但西北方向卻沒有任何防禦。諸葛亮的進軍順利,沿途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紛紛向蜀國投降,關中震驚。魏明帝曹睿親赴長安,派張郃帶領五萬兵力迎敵。 然而,諸葛亮忘記了劉備在臨終前的遺言,重用了馬訕守衛街亭。馬訕違反了諸葛亮的部署,被張郃打敗,街亭被沒收。 街亭是關中西北的重要門戶。如果蜀軍佔領了它,關中的門戶就打開了;如果魏軍佔領了它,西北的防線就完整了。劉邦出陳倉而得天下,諸葛亮失去了街亭就已經全敗。歷史曾給了諸葛亮機會,但機會稍縱即逝,諸葛亮錯過了,沒能成為第二個韓信。

陳倉之戰 西元228年冬,諸葛亮在石亭大敗曹休,魏軍的主力轉移到了東面,出現了散關,包圍了陳倉。諸葛亮利用雲梯、沖車、地道等工具攻城二十多天,但被陳倉的守將郝昭一一化解了。等到魏國的援軍趕到後,諸葛亮只能退回漢中。 武都、陰平之戰 西元229年,諸葛亮出兵打敗了魏國接近的武都和陰平二郡的援軍,佔領了這兩郡,留下部隊駐守,自己帶隊回師。這場戰爭屬於小規模的戰爭,諸葛亮也沒有打算進入關中。 漢中之戰 這是六場戰爭中唯一一次魏國主動出擊。 西元230年七月,曹真帶領主力出發前往子午谷,司馬懿沿著漢水向東迂回,魏軍分為兩路大規模攻打蜀國。 由於諸葛亮的才華,攻打魏國有可能失敗,但防守則萬無一失。諸葛亮將兩路進攻輕鬆化解,魏軍糧草用盡退兵。 上邽之戰 西元231年,諸葛亮出祁山,魏軍總指揮司馬懿迎擊。諸葛亮和司馬懿在上邽(今甘肅天水附近)對峙了數月之久。 司馬懿和諸葛亮交戰失敗後便沿著山挖營,再也不願出兵。諸葛亮糧草用盡退兵,在退兵時擊殺了追擊的魏國大將張郃。 五丈原之戰 三年後,西元234年,三國時代終於迎來了一場真正的三國大決戰。 這一年,諸葛亮帶兵十萬出褒斜道攻魏,司馬懿率三十萬大軍迎擊,雙方會于五丈原。三個月後,孫權相應諸葛亮的請求,出兵十萬從東線攻魏。魏明帝曹睿親率剩下的所有主力迎擊。 東線,吳國又一次戰敗於合肥,諸葛亮只能獨自對戰魏國。 然而司馬懿抱定了“拖”的宗旨,任憑諸葛亮百般挑釁,就是堅守不出。 諸葛亮縱有蓋世之才,也無法施展。 此外,除了戰爭因素,諸葛亮的北伐之戰也受到國家內部政治、經濟等多項因素的影響,使得蜀國未能取得最終的勝利。這些因素包括蜀國內部的財政困難、人力短缺、軍事計劃的不切實際等。 所以,諸葛亮六出祁山之戰的結果是非常複雜的,不能單單歸因於一人的才能。它需要考慮到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的因素。 司馬懿是三國時代中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將軍,也是一位非常高明的戰術家。他的「拖」策略不僅對諸葛亮造成了決定性的打擊,也對吳國、蜀國的入侵造成了很大的阻擋。司馬懿的成功對魏國的演變也有很大的貢獻,他是三國時代中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