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鬩牆後霸佔弟媳:李世明為何這麼做?

李世民是位至高無上的皇帝,他擁有一切想要的東西,但他仍然是一個男人。在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當一方打敗另一方時,通常會俘虜對方的女人作為自己的女人。在玄武門之變期間,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為爭奪皇位發生矛盾。儘管李世民最終勝利,但他不想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相反,他希望人們理解這次政變是出於對昏庸皇帝和兄弟欺淩的反應,而不是他的野心。因此,玄武門之變後的許多細節都值得推敲。
這裡是雞湯有毒,我是大叔,讓我們來仔細說說
《歸仁縣主墓誌銘》記載,玄武門政變發生後不久,李元吉的妻子楊氏和他的五個女兒住在後宮中區。由於李元吉的兒子都被殺害了,這五個女兒成為了他唯一的後代。楊氏作為李元吉的妻子,承擔起了照顧這五個女兒的責任。
依據《新唐書》的記載,在玄武門之變不久之後,李世民與楊氏發生了關係,楊氏於此時為撫育李元吉的五個女兒,成為了她們的繼母。後來在636年,李世民的長孫皇后去世,李世民想立楊氏為皇后,但魏徵卻勸阻了他。魏徵告訴李世民:「您不能讓自己陷入這樣的勢利之中!」,最終李世民聽從魏徵的勸告,放棄了這個打算。
有關李世民為何想立楊氏為皇后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因為楊氏是名門之後,家世顯赫;有人說李世民是想藉此緩和他因殺害兄弟而導致的各種隔閡;有人則認為是楊氏長相出色。無論原因為何,最終魏徵勸阻了李世民的這個打算,李世民也因此放棄了迎立楊氏為皇后的念頭。
有人認為李世民迎立楊氏為皇后的原因不在於她是名門之後,也不在於要消除隔閡,更不是因為她長得漂亮。雖然楊氏確實很美麗,但李世民並不是一個好色之徒,而且即使他好色也不會為此將楊氏立為皇后。據《控鶴監秘記》記載,楊氏確實是一位美人,但這並非主要原因。相反,李世民可能是想利用楊氏的地位和影響力來穩固他的政權。但最終,魏徵的勸告讓李世民放棄了這個想法。
根據目前的記載,唯一可以解釋為何李世民想迎立楊氏為皇后的原因,就是李世民特別喜歡楊氏。而這種特別喜歡,很可能與楊氏的性格好,以及對李世民曲意逢迎有關,因為歷史上也有例子,像武則天因為在李世民面前表現出性格剛強的一面,沒有曲意逢迎,因此李世民不喜歡武則天。
既然楊氏對李世民曲意逢迎,那麼,能說她很悲痛李元吉以及李元吉五個兒子的被殺嗎? 為什麼楊氏對李元吉和李元吉五個兒子的死,並不悲痛呢?
李元吉與楊氏的關係可能不好。他們有五個兒子和五個女兒,但歷史上並沒有記載楊氏和李元吉有沒有共同的孩子。如果他們有兒女的話,應該會被記載下來。因此,這說明他們的關係可能不太好,楊氏只是他們的嫡母。
李元吉性格極其兇殘,他是李世民兄弟鬧得不可開交的罪魁禍首。如果沒有他多次挑唆,要除掉李世民,玄武門政變或許不會發生。這點被歷史公認,而李世民對他也是十分憎恨的。楊氏能夠和李世民關係親密,顯示她並未為李元吉說過什麼好話,兩人的關係並不親密。此外,李元吉還和李淵的後妃有不正當的關係,這點也不可能受到楊氏的喜愛。
古代女性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沒有獨立的地位和情感。在這種情況下,女性往往是男性的從屬,被分配給哪個男人就歸哪個男人。這種情況在古代非常普遍。例如,花蕊夫人原本是孟昶的妻子,後來被趙匡胤俘獲,成為了趙匡胤的妻子。孟昶也被送到開封不久便被毒殺。當時花蕊夫人似乎也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悲傷,這反映了當時女性情感的普遍狀況。
李世民霸佔楊氏後,楊氏確實有機會刺殺李世民,但李世民根本不怕。皇位爭奪戰已經落幕,就算楊氏想為自己的夫君報仇,她也不能這麼做。首先,李世民對她的確不錯,其次,楊氏的家族只是希望楊氏能為家族帶來更多好處,至於她嫁給誰,家族並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