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終遭討伐!中國古代歷史事件震撼再現

紂王殉國 — 中國古代歷史事件

紂王,即周朝的最後一位君主,他的統治是周朝西周史穆王、武庚之後的第三個時期。任內,他虐待民眾、殘害忠良和挥霍无度,最終被周公旦和姜子牙等人討伐,在武王殺紂後,紂王遊街示眾,最終得以以手自殺方式殉國。

故事開始於周文王時期。周文王有二子,即伯邑考和武王。伯邑考品行不佳,不適合做太子。而武王則非常有志向和才華,並累計很高的聲譽。當周文王死去時,他做出了讓位給武王的決定,並把整個周朝託付給他來治理。於是,武王開始了他的統治,並即使推翻了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而周王朝採用了「天命」的思想,希望建立一個仁慈和不施暴的風格。

周朝建立後,武王恢復了夏、商時期的三公九卿制度,採用了「仁政」的理念,推行「克己奉公」的道德觀念和「定制度,厲反對」的治國方針。然而,王朝在兵禍和國威方面多有困擾,武王之子周成王、康王、昭王、宣王和幽王等,具有不同程度的政治成就和腐化現象。但它們都無法與西周第十一個君主紂王相提並畢竟歷史上,

紂王即位後,開始推行積極的國家擴張政策,大量徵召士兵並增加征稅。這是紂王政策的最初階段,他的政治和個人生活在這之後都出現了較大的變化。他變得貪婪、殘暴和獨斷,崇拜邪惡神祇,還懲處了那些反對他的人,甚至處死了自己的伴侶妲己。他繼承的周朝,人民已習於俸禄多,富而好禮,給予公正厚待或閒暇,為國忠讓,不敢違命。紂王卻揉做奢侈無度,殘忍冷酷,而且频繁縱酒作樂以至在朝廷昏睡不醒。他全部的行為,都削弱了國家在民眾心中的價值和權威。

酣醉胡亂發脾氣的紂王,每次開會時也是四處走動,甚至在推車上打瞌睡,朝廷已經漸漸失序,而且整體制度也已嚴重受損。憤怒的人們不斷諷刺和攻擊紂王,要求他改變他的政治方針,但都被他視而不見,甚至無情地殺害了許多言論不同的人。眾怒已至,紂王的身旁也只有一位獨孤元,這位忠於他的臣子,也在一次殺戮之後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決定举家离开。紂王的身邊越來越少人支持,周公旦和姜子牙的兩位著名能臣,認為紂王是大禍之源,決定通過組織之力,發動討伐行動。

在決戰前,紂王謀求外援,於是帶著大批軍隊攻擊商朝軍隊,但失敗了。這次攻擊是一次重要的轉折點,紂王已經失去了他的主要的支援。緊接著,武庚家族派遣軍隊來協助姜子牙和周公旦,联手攻打鎬京(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方向的新安縣),並最終攻入都城鎬京。一壘石門的底片,上面的寫:勿言後王父.勿言前王祖

紂王官府多半已經崩解,他開始疑惑地去尋找繫着自己和尋禍的功臣,想殺掉他們來轉移糾紛,但已經被姜子牙發現。他抓住紂王的辮子,將他拖離了房間,消除了他的反抗。周公旦和姜子牙開始進行轉移,與部分士兵,以及被囚禁的士兵和民眾,組成了周軍。最後,周軍滲透進了城市並打退了紂王的部隊。紂王發現自己走投無路,只能選擇以手自殺來殉國。

紂王殉國的故事也被傳頌在民間。故事中,紂王已經成為一個罪犯,他的行為太過壞,引起了许多人的愤怒。即使他死了,人們也不会原谅他。然而,紂王殉國的故事,在今天,仍繼續唤起着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和警惕,提醒着人们不要重蹈覆辙,也证明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