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每個時代都有其特定的事件與人物,塑造出歷史風貌的各種元素。在此,我們要介紹的是一位在漢朝時期,被譽為最有智慧的謀士之一,他就是張昭。
張昭是曹操的知交好友之一,他因機智以及深諳兵法,在當時為曹操征戰提供了很多的助益。尤其在赤壁之戰期間,他更與周瑜合作,以火攻打崩曹軍銳氣,使孫、劉兩方能夠成功擊敗曹操的軍隊,一統天下的遠景也因此浮現。
張昭其人是江南吳地-丹陽縣人氏,身為鄉宦之家,本心所求不是權力與榮耀,而是認為要以雄才大略,從而保家衛國,為百姓謀求福利表現出來。當張昭年紀輕輕時,就已經入學南華學宮,深受學術之餘,還研究過占星、天文、地理等各種學問,為他的智慧縱橫多變,實學之多而著名。
張昭所提出的融合人倫、哲學、兵法價值觀觀念,也引起了當時各方士大夫的注意。他的思想以大同思想為核心,認為天下本就一統,人人平等,皆可得天下,國家就應該滿足這種需求,满足所有人的利益需求,從而達到國泰民安的境界,這也成為後來「兼愛」的精神內涵。對於戰爭,張昭則宣揚以進攻為最優策略,以整個國家的強大來夾擊敵人,達到戰爭的勝利。
當曹操在荊州南下之際,張昭為顧慮到三方(孫劉曹)勢力平衡,他本人立即派遣部隊赴援苦戰的劉表,幫助劉表守住其領土。張昭至此被立為在當中一位的智者。而就在此時,孫權剛越升帝位,張昭便召見了大帝,提出了一份草案稱謂《知彼篇》,並從策略與戰爭角度,建議劉、孫攜手抗擊曹操。孫權接受了這份設計本案,並率眾在函谷關打敗了曹操的進攻,給了張昭在其智者之上的名望。
從此經歷的成功與失敗,都為張昭奠定了一個在古代著名謀士的地位。而他所提出的哲學觀念,則有很長的時間影響到漢末和三國時期的文化氛圍,成為當時許多人的精神支柱。張昭的智慧與思惟,則在許多書中留下了其古代智者的地位,也成為後世論戰的一大籍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