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心意,兩位謀士皆未能洞悉。

朱元璋麾下兩位智囊,一位乃李善長,另一位則是劉伯溫。兩人皆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同才子佳人,並肩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然而,傳言兩人的死因皆與朱元璋有著深厚的關係。世人總愛將二者相提並論,試圖探究誰更聰明,誰更英勇,又誰在朝中擁有朱元璋的更多寵信。

李善長,明朝開國之功臣,並且身兼開國丞相之職。他為朱元璋之得力助手,乃最早隨其征戰四方之將。李氏出生於濠州,與朱元璋初投軍旅之地同為濠州。相傳李善長為博學之士,尤好歷史之研究,故其學識雖不甚淵博,然智謀卓絕。身為朱元璋智囊團之主力,他隨君主東征西討,為國出謀劃策。

李善長身具一特殊之長處,善於經營人際之藩藪,且擅長發掘賢才。隨著朱元璋聲望日隆,部眾日繁,越發有人歸附其麾下。此時,李善長適於協助朱元璋審視各人之特點,規劃其發展之道,並引薦其履職於適當之位。平日將帥有甚議事之際,多由李善長出面調解。彼時,朱元璋之小心眼岳父欲挖其牆角,卻為李善長果決地擋於門外。

於此,吾人可見李善長不僅忠誠耿耿,且實在能幹。朱元璋對李善長之評價曰:雖非如武將,親征上陣,然彼之功績亦無愧於他們。在朱元璋征討滁州之前,李善長早已歸附。滁州攻略之際,李善長為朱元璋出謀劃策不少,且主持後勤事宜,確保軍糧充足,使滁州之戰得以順利展開。

然則,這位開國功臣最後竟在七旬之齡慘遭朱元璋滅門,一家子無一倖免。李善長何罪之有,使朱元璋如此痛下殺手?自古將功折過,難道李善長累累功勳,未能換得家人安寧?究竟是其罪行難容,抑或朱元璋狠毒不顧舊情?年少時的李善長固然讓人敬佩,然而隨明朝建立,國力日盛,彼之劣行亦漸現原形。李善長為樹立己勢,提拔故鄉之人,對他方有識之士加以打壓。並倚仗開國功臣之身,驕橫跋扈,輕視其他百官。此等行為令朱元璋對其逐漸生厭。

史書載,李善長之死因乃與胡惟庸案相牽連。胡惟庸乃與李善長同鄉,初為一介小知縣,然透過姻親關係,漸與李善長關係密切。相傳胡惟庸以重金賂賄李善長,以達升官進爵之目的。終於,胡惟庸登上丞相之位,然其野心勃勃,不甘作一大臣,意圖篡權奪位。然朱元璋豈能容忍此事,故將胡惟庸迅速處置,並連帶處理與胡惟庸有關之大臣。起初,眾人提議將李善長一同伏誅,但朱元璋未忍下手,畢竟與其共事多年,情分深厚。

何事使朱元璋改變主意,數年後又重提理由將李善長伏誅?原來朱元璋感年老之齡,而子嗣卻為善主,憂心未來無法掌控這些独立性強之大臣。李善長雖逾古稀之年,然家族子女繁盛,關係網猶存,故李善長勢必伏誅。皇帝若欲置人於死地,理由總能找到。當時朱元璋所援引之藉口,乃李善長一言。

胡惟庸欲篡位時,試圖拉攏李善長,然李善長機智得很,富貴已極,無論是誰坐擁皇位,他的富貴地位仍然恒久。此外,他亦對朱元璋抱有情義。胡惟庸機警,轉而拉攏李善長之弟。無奈之下,李善長道:「吾年事已高,彼時吾已魂歸蒼穹,爾等可任意揮霍於後世。」此言原欲表達無奈之情,然在朱元璋耳中,卻顯得對背叛行徑不予阻止,無異於背叛皇恩。

關於劉伯溫,史書載其病逝於世。胡惟庸當時專權,劉伯溫被誣陷,致使朱元璋對他生疑,他的許多治國良策未得皇帝賞識。才子才華無法施展,固足以使其鬱悶。日復一日的壓抑,終致疾病纏身。朱元璋作為皇帝,自然關心他的病況,賜予良藥。但劉伯溫飲藥後,病情竟愈發嚴重,終告病逝。傳言道朱元璋早已給他下了慢性毒藥。兩位智囊之臣,一毒死,一劍殞,皇帝之心,真是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