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地上,流傳著民間戀曲
經口耳相傳,書籍記載,綿延千古,感人至深
其中有牛郎織女仙凡之戀,緣結鵲橋,天作之合
孟姜女悲懼哭長城,忠貞之情感動天地
白蛇傳述情真意切,千年修練成人間佳話
梁山伯與祝英台誌同心,悲歡離合情意濃
牛郎織女 南陽城西一座牛家村,相傳在那西周時代,發生了一段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 當時的奴隸社會,階級森嚴,而這段戀情便是平民百姓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對社會壓迫的反抗 借天上星宿之名,表達了人間真摯之情
相傳從前,南陽城西牛家莊有一名孤苦伶仃的少年,聰明忠厚 父母早逝,他唯有依附哥哥與嫂子度日 可惜嫂子心狠,對他虐待不已 某日,天上織女與群仙女下凡,池中沐浴,暢享人間樂趣 織女與牛郎意外相遇,相知相惜 在老牛協助下,二人成婚,共謀白頭 牛郎與織女結緣後,夫妻恩愛,子女雙全,家庭和樂 然好景不常,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命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強行將織女帶回天庭,拆散了這段姻緣
老牛見牛郎悲慟,孩子哭泣,不禁流淚 它對牛郎說:
勿哭,你還須撫養子女 我有法子助你,也是我報答你的時候 待我死後,以我皮製三雙鞋,穿之即可上天,重聚天倫 老牛遂死,牛郎遵照其言,全家踏著老牛皮鞋踏上仙途 眼見將至,王母娘娘卻拔下金簪,揮手劃出天河,將牛郎織女隔在兩岸,痛哭相望 喜鵲感動於二人的忠貞愛情,紛紛飛來搭建鵲橋 王母娘娘被感動,允許二人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相會
孟姜女哭長城 湖南澧州孟姜山鄰近地區有一段古老的愛情傳說,名為孟姜女哭長城 這故事發生於秦始皇統治時期 范喜郎,一位逃亡回鄉的青年,與孟姜女新婚燕爾 然而,在即將共度洞房之夜,范喜郎再次被捕,被發配北方修建長城 不久後,范喜郎因勞累與飢寒而死,遺骸埋於長城之下
孟姜女帶著丈夫的寒衣,跋山涉水,千里追尋范喜郎 她在長城腳下傷心痛哭,三日三夜不止,最後竟以淚崩長城,找到了丈夫的遺骨 孟姜女立誓將丈夫遺骨帶回故鄉安葬 可是,在背負遺骨回鄉的途中,她在陝西西安府潼關縣因饑渴而亡
當地百姓為孟姜女的真摯感情所感動,將夫婦遺骸合葬,並立祠紀念 直至今日,香火繁盛 孟姜女的故鄉嘉山留有許多關於她的文化遺跡,現實景點眾多,戲曲表演更是家喻戶曉 這個故事反映了人民對封建專制的憎恨,以及對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與追求 經過兩千多年的流傳,它已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海外華人對故土的思念
白蛇傳 相傳在南宋或更早時期,有一則流傳至今的傳說——《白蛇傳》 此故事典範於中國民間集體創作,清代馮夢龍《警世通言》收錄了一篇名為《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的故事,乃現今最早可見之《白蛇傳》記載 該故事以「許仙與白娘子游湖借傘」、「白娘子飲雄黃酒現原形」等一系列情節組成
峨嵋山上經歷千年修煉的兩條蛇仙,終化身為美麗的少女白娘子及青兒,漫步於西湖之畔 一日,她倆在風雨中邂逅青年許仙,白娘子與許仙旋即相戀,並共結連理 然而,僧人法海認為此乃妖邪作祟,故蠱惑許仙於端陽節以雄黃酒灌醉妻子,白娘子醉後顯露蛇形,以致許仙驚恐而死 白娘子清醒過來,痛苦不已,決心冒死闖入仙山,取回仙草救活許仙
奈何許仙剛痊癒,便被法海引至金山寺 白娘子與青兒趕抵寺中,法海卻不准許仙出見 白娘子與青兒只得呼喚水族派兵,水漫金山 法海則祈請神將護法,於戰鬥中將白娘子困於金缽之中,壓於雷峰塔底,自此白娘子便失去了人身自由與家庭天倫
梁祝 東晉時期,傳說中的祝英台女扮男裝遠赴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梁山伯 二人因志趣相投,結為兄弟並共度三載學業 後來,祝英台返回家中,臨行前託付師母為她與梁山伯許婚 十八相送之際,祝英台承諾以「妹」之名與梁山伯相許 梁山伯得知真相後,前往祝家提親,然而此時祝家已將英台許配給馬太守的兒子馬文才 梁祝二人在樓台相會後,梁山伯病重而歸,不久魂歸天國 祝英台新婚當日,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墓前祭奠,驚雷震裂墓穴,祝英台赴死入墳 最終,梁祝化作蝴蝶雙飛
然而,梁山伯與祝英台實際上相隔八百餘載,梁山伯生於明代,祝英台則是南北朝時期的人物 祝英台乃俠女,行俠仗義,曾三次盜取太守家的銀子幫助百姓,後來不幸中了埋伏而被亂刀砍死 悲憤的百姓為其厚葬 梁山伯則是寧波府銀縣的縣官,死後在挖墓時,意外刨出了祝英台的墓碑 風水師認為此地風水絕佳,但改葬他處不宜,於是二人合葬,分別立以黑、紅碑紀念 一位文人因此心生奇想,編織出一段驚世駭俗的愛情故事
天仙配 董永的故事確有其事,其傳說見載於歷史記載、類書、筆記、子集等多處,普遍認定董永為漢代青州千乘人,即今日山東北部之地 然而關於他賣身葬父與仙女相遇的具體地點,各說紛紜
敘述董永為葬父賣身,於傅員外府下做奴仆 玉帝的七仙女矚目董永的遭遇,私自降凡與他成婚 在七仙女的幫助下,她一夜之間織出十匹錦綉,助董永將原本三年的長工期縮短為百日 待百日期滿,夫妻二人終於回家,但玉帝卻下令七仙女回天庭 為愛情,七仙女含淚與丈夫董永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