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權臣,他利用宦官、外戚之間的爭權鬥爭,趁機帶兵進入洛陽,奪取了東漢朝廷的大權。在廢黜少帝並立漢獻帝後,董卓自封為太師、相國,並掌握朝野大權,震動了整個天下。而雖然他手握涼州精兵,卻最終未能成功篡奪皇位。遭王允殺死的董卓,為何會遭受如此慘烈的失敗呢?
在東漢時期,士族門閥崛起並占據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成為當時最具有影響力的政治力量,其中汝南袁氏、弘農楊氏等四世三公家族更是代表。而董卓則是出身於庶族,並靠著軍功成為地方大員,與這些士族的立場格格不入。當董卓進入京城後,為了獲得士族的支持,他採取了一些拉攏的措施,包括「自為太尉,以御史大夫楊彪為司空,以豫州牧黃琬為司徒」。
董卓是黃巾起義後期的強大軍閥之一,他在當時積極啟用那些被貶黜的士大夫,例如蔡邕「三日之間,周曆三台」。當商討廢立皇帝的會議中,袁紹與董卓之間的爭論十分激烈,但是董卓並沒有採取任何幹掉袁紹的行動,反而給了他一份官職。這主要是因為袁紹是汝南袁氏的出身,董卓不希望與士族門閥發生矛盾。然而,這些士族門閥並不滿意董卓的干預和行為,於是反對董卓的激進行為,並且成立了「關東聯軍」。
董卓的麾下力量主要由涼州軍團組成,進入洛陽後又擴大了實力,其中以呂布為首的并州軍團成為最主要的勢力之一,因此董卓擁有兩股軍事力量。雖然董卓非常信任呂布,但是兩支軍團之間仍產生了矛盾。胡軫公開表示要「斬一青綬,乃整齊耳」,即為了整肅軍紀而要殺死一位佩青綬的官員,而此官員正指向呂布。
董卓和呂布之間產生了摩擦,主要是因為一位女性。呂布在替董卓效勞時跟一位侍女發生關係,因此他倍感害怕。此外,董卓極其暴躁,有一次呂布得罪了他,董卓沒有任何猶豫,拔起手戟就向呂布投擲。因為呂布反應敏捷,才避免了被手戟打中。即便後來董卓消氣了,呂布心中仍懷恨。
在反對董卓的勢力中,主要有兩個勢力,一個是士族門閥,另一個是以呂布為首的并州軍團。當董卓遷都長安後,司徒王允成功促成了這兩股勢力的聯合。董卓雖然殺害了一些反對派的士族門閥,但同時也任用了一些貌似忠誠的貴族,其中就包括王允。早在洛陽時期,董卓就對王允非常信任,將所有的朝政大小事務都委託給了他。
在王允抵達長安後,他不僅虛假對待董卓,還組織了眾多反對董卓力量,其中包括與司隸校尉黃琬、尚書鄭公業等人密謀誅殺董卓。此外,王允還親自勸說呂布,提醒他不應被董卓施加的壓力所影響,並呼籲他廢除父子關係的束縛。最終,以王允為首的士族門閥聯合并州軍團,展開了這場誅殺董卓的政變。然而,他們未能完全解決涼州軍團問題,這導致了後續失敗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