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倒三千粉黛,驚迴十二金釵。

她乃是柔弱的女子,肩負兩族和諧的重責

江南水鄉滋養的她,卻在北地草原度過大半生涯!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遊牧與農耕民族相互角力不已!戰火縈繞

為了和平,有時須採取如和親之策。

陳與郊先生在《昭君出塞》一書中曾描述

「壓倒三千粉黛,驚回十二金釵。」

歷史長河中,和親事件不可勝數

但真正能載入史冊、流傳千古的卻寥若晨星

其中最著名、民間傳頌最廣者

莫過於「昭君出塞」的故事!

匈奴乃古代蒙古草原上的遊牧民族,

《史記》載,匈奴祖先源於夏朝遺民,

向西遷移之際逐漸形成匈奴族群。

春秋戰國時,匈奴經常南下掠擄中原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蒙恬為大將打退匈奴,

並修築萬里長城,但長城並不能完全抵擋匈奴的鐵蹄。

公元前六十年,虛閭權渠單于駕崩,

匈奴內亂,各勢力爭奪單于之位,

經過激戰,呼韓邪單于終成大統。

他投靠漢朝,遣子入漢、對漢稱臣,

後來西漢助呼韓邪單于徹底擊敗郅支單于,呼韓邪對漢朝徹底臣服。

公元前三十三年,呼韓邪單于提出和親請求,

欲與漢朝成為一家,漢元帝答允他的請求,

決定選五位宮女為公主,嫁給呼韓邪單于。

宮女們聞訊欣喜,但知要嫁往荒涼匈奴,

心情隨即冷卻。僅有宮女王昭君毅然表示願去匈奴和親,

相傳,昭君母親有日前往廟宇祈願,

夢中見一輪明月入懷,不久後,昭君誕生,故得皓月之稱。

王家雖清貧,然家風優雅。

昭君自幼隨母學女紅,又隨父學琴棋書畫。

美貌聰慧的昭君,對所學均能通達,

其絕世才華顺著香溪水傳遍南郡。

公元前三十六年,

漢元帝徵集秀女充實後宮,才子佳人的昭君自然入選。

此年,昭君告別雙親,

登上雕花龍鳳官船,踏上不凡人生之路。

傳言昭君入宮後,雖貌美才華橫溢,

卻未得元帝寵幸。當時宮中美女如雲,

漢元帝為一一照顧,命畫師畫宮女像,然後據此選拔。

為得選中,宮女們紛紛賄賂畫師,

願畫像更美。唯昭君獨行其道,

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反被畫得平淡無奇,

畫像上竟被點上喪夫落淚之痣。

然而,昭君決意自願下嫁匈奴,展開一段令人動容的故事。

五年宮中生活磨損了她的意志,

當她聞知要派遣宮女去匈奴和親,她毫不猶豫表示願意。自此,她的人生開始新的篇章。

這段佳話流傳至今,令人津津樂道。

臨行之際,

元帝召見五位將至匈奴和親的「公主」。

據《後漢書》載,昭君風采照人,

猶如仙子降凡。皇帝與朝臣皆為之驚艷。

元帝見昭君後悔莫及,捨不得讓如此佳人遠行,

但既已答應匈奴人,無奈心痛,終究送她出宮。

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後,深得單于寵愛,

被封為寧胡閼氏,象徵她為匈奴帶來了和平與寧靜。

後來,昭君為呼韓邪單于生下一個兒子,

名為伊都智牙師,被封為右日逐王。

三年後,呼韓邪單于駕崩,

其長子雕陶莫皋繼位為單于。

依匈奴習俗,新任單于可娶繼母為妻!

然而,此與漢族禮教觀念不同故王昭君向漢朝上書,

請求得以回國。

然漢元帝已駕崩,漢成帝繼位,下令昭君遵從匈奴風俗。

王昭君無奈,接受雕陶莫皋單于閼氏身份,

與單于共度十一年,又生下兩位女兒。

王昭君逝世後葬於大黑河南岸,墓址今仍存,

位於內蒙古包頭西南五十里的黃河岸邊。

相傳,秋季塞外草木凋零,

唯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蔥,因而得名「青冢」。

王昭君身為漢朝公主,下嫁遠方匈奴,

流傳千古的佳話。她的故事,

展現出女性堅毅與智慧,

顯示出為國家和民族所作的巨大犧牲,也證明了愛情與和平的力量。

王昭君的故事,被後人編成樂曲、

舞劇、詩詞等多種藝術形式,

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