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於巡遊途中,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秦始皇留下了遺詔:要扶蘇進入咸陽為自己治喪並即位。
然而這份遺詔並未發出,便被趙高攔截,他夥同丞相李斯,偽造了一封「賜死矯詔」,另立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登基。
接到這道矯詔,公子扶蘇感到萬分悲痛,最終選擇了以身殉國。
公子扶蘇之死,一直是個令人惋惜的話題。史料記載,公子扶蘇極其寬仁厚道,與秦始皇的兒子秦二世胡亥在治理理念上截然不同,他崇尚「仁政以民」,具備一位明君的風範。
如果他能夠登基治理秦國,或許就能像漢朝一樣取得輝煌的成就,成為民族的名字。然而,隨著白綾落下,這一切美好的願景都成為了泡影,令人無限惋惜。
這也讓人不禁好奇,當公子扶蘇看到這份「偽詔」時,難道內心就沒有一絲疑惑嗎?他手握三十萬精銳大軍,怎麼可能甘於自殺而死得不明不白?趙高的陰謀也講不上多高明,公子扶蘇只要派人回去見始皇帝,就能輕易看破。那麼,在這一切背後,又是什麼因素決定了公子扶蘇的死呢?
若想探究公子扶蘇為何不反抗,我們必須站在他的立場,思考這個問題。
公子扶蘇接到這份遺詔時,正身處於「發配」狀態。根據《史記》的記載:「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阬之咸陽,以懲後。長子扶蘇諫,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
為了尋求長生不老之藥,秦始皇曾派蘆生等人前往尋找,但盧生本人只是個江湖騙子。他接受了始皇帝的豐厚酬謝,卻沒有提供任何靈丹妙藥,反而帶著金錢逃離咸陽,四處散布謠言說始皇帝殘暴,想要殺害他。
秦始皇對此勃然大怒,決定將盧生等方士坑殺,然而公子扶蘇站了出來,希望能從輕處罰幾人,寬恕他們的罪過。
對於扶蘇的直言不讳,始皇帝依然氣憤不已,遂將他派往北方邊境的上郡,担任長城守軍的監軍。
秦始皇嬴政的這個舉動,既可以說是對扶蘇的懲罰,也可以說是對他的鍛鍊。
縱觀秦國歷代君主,沒有一個手握軍權的不說,就連後來繼位的胡亥也知道要消滅蒙恬的後代,提拔王離為自己的心腹。
公子扶蘇雖然是秦國公子,但從始至終並未統率過軍隊。秦始皇的這個舉動,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他的空白,並且指定蒙恬這位名將作為他的導師。
從客觀條件來看,此時的蒙恬已經完成了「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馬,士不敢彎弓抱怨。」
秦始皇把扶蘇送到那裡,完全可以確保他的安全。如果真想懲罰他,直接送去南方百越就好了,那裡才真叫危險。
然而皇帝的心思往往是很難猜透的,扶蘇或許可以理解為父子情誼已經破裂,始皇帝不願再見他,這種想法並沒有錯。
從扶蘇的視角來看,始皇帝突然賜死自己,他很難判斷究竟是父親的命令,還是他人另有所謀。
秦始皇殺了扶蘇,連帶著還要消滅蒙恬的後代。
若站在秦國當時人的角度看待此事,則這件事並不難理解。在秦國數百年的歷史中,君王在臨死之前弒殺忠臣幾乎成為家常便飯,無關乎君王是否明君賢主,即使是再具聰明才智的君王也不例外。事實上,始皇帝本身也在位時殺了許多功臣,例如蘇秦、張儀等人,因此他殺掉扶蘇和蒙恬也只是遵循了這樣的傳統做法。此外,始皇帝的統治手段以威嚴和暴力為主,對任何可能對其統治構成威脅的人都會採取極端手段加以清除,這也是他殺扶蘇和蒙恬的原因之一。因此,即便現代人無法理解這種行為,但對於當時的秦國人來說,這卻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
為秦國奠定稱王霸業的秦穆公在臨死之前殺死了子車氏三位忠臣,要求他們陪葬。
當子車氏三臣死後,秦人無不為此悲哀,甚至還編出了詩歌《黃鳥》為其鳴不平:「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
為秦國奠定一統天下霸業的秦昭襄王,在最後幾年也是昏招迭出,賜死了武安君白起,白起「死而非其罪」,引得無數秦人為之憐惜,甚至為他建祠。
子車氏三臣和武安君白起是不是忠臣呢?答案是肯定的,可就算如此,秦國國君仍然毫不留情,甚至背負罵名,將其殺死。
這也就使得扶蘇和蒙恬在面對這份遺書時,腦袋完全是懵的,他們的第一反應是自己死到臨頭,而不是問為什麼。畢竟誰又能保證如今的始皇帝嬴政不會和他的祖先一樣突然「發瘋」?
趙高在這份遺書當中,當然也是給出了扶蘇和蒙恬理由的,他假借秦始皇的口吻說,扶蘇和蒙恬駐紮北境多日,卻沒有絲毫進取,反而傷亡兵卒,這是一過。
而在駐紮北境的過程當中,扶蘇非但不安分守己,還多次上書反對朝廷決策,還因為自己沒用坐上太子而憤懣不滿(當時秦始皇並沒有正式宣布立扶蘇為太子),這說明扶蘇不忠不孝,這是第二過。
而至於蒙恬,作為始皇帝託付在扶蘇身邊的老將,他沒有起到糾正指引的作用,反而任由公子扶蘇胡作非為,這是不忠,由此,賜二人自裁。
很多人只知道秦國崇尚法家,貶低儒家,似乎這是一個只認刑法,不認倫理的國度,但這一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在秦國法律當中,「不孝」是一項極其嚴重的罪名,且審判及其簡單粗暴。
如果父母想要「謁殺不孝子」,只需要找到官府進行訴訟,便會得到立即受審,並且審判官員會近乎無條件的偏袒父母一方。
其餘案件或許還會進行再三調解,大事化小。但「不孝」是個例外,根據史料記載:「免老告人以為不孝,謁殺,當三環之不?不當環,亟執勿失。」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如果一位老人狀告自己的兒子不孝順,請求官府判處其死刑,是否應該讓他調解原諒?答:不允許任何調解和原諒,應當立即執行,不能有絲毫折扣。
在不孝案的審判當中:老人要打,官府便打,老人要殺,官府便殺。
尋常百姓尚且如此,更遑論皇家了。如果秦始皇說扶蘇不孝,扶蘇不能進行任何辯解,必須認同自己的「罪名」,理解了這一點,或許我們也就能夠看到扶蘇身上的無奈絕望了,說了一句,「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就要自刎。
蒙恬不愧是老江湖,看到這份遺詔時,他的反應要比扶蘇冷靜的多,連忙勸說,請扶蘇冷靜,再三詢問過後,再做決斷,畢竟如果是真的,那終究難逃一死,還不如問個清楚。
然而此時的復甦心理防線已經徹底崩潰,再加上趙高派來的信使再三催促,最終還是自殺。
現如今扶蘇死了,蒙恬也沒有迴旋的餘地,只能淪為趙高的階下囚。
扶蘇和蒙恬的手上畢竟還有三十萬大軍,那麼他們有沒有起兵反抗的機會呢?
有倒是有,但效果可能並不會太理想,在接到這份詔書時,扶蘇和蒙恬自己並不知道秦始皇去世,三十萬大軍亦不知情,手持即便矯詔的信使,此時仍然是掌握殺生大權的。
趙高在下達偽造詔書的同時,還下達了另一個命令,那便是:「以兵屬裨將王離。」剝奪蒙恬的指揮權,交給王翦的孫子王離代理。
可以說詔書傳達的同一時間,趙高就解除了兩人的兵權,故而三十萬大軍並不能再為扶蘇和蒙恬所用。
根據《史記》記載:扶蘇死後,蒙恬仍舊不願自殺,但使者一行人便直接拿下了蒙恬,關押在陽周。「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屬吏,繫於陽周。」後來,蒙恬被秦二世胡亥使者逼迫自殺,其弟蒙毅也於代郡遇害。
縱觀整場交鋒之中,雙方的消息是不對等的,這也使得趙高的縝密謀劃幾乎無解。
如果說扶蘇和蒙恬有什麼突破點的話,那就是雙方的形勢不同,甚至可以說扶蘇蒙恬的形勢更要占據優勢。
秦始皇去世以後,趙高第一時間封鎖了消息,此時正值夏季,他們不得已用臭鮑魚來掩蓋始皇帝屍體的臭味,「會暑,上轀車臭,李斯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但是再臭的鮑魚也不可能永遠隱瞞下去的,始皇帝身邊有一支及其龐大的護衛隊,以及上百位文武官員,只要有一個人發現,這場戲就會被戳穿。可以說,李斯和趙高此時此刻是在刀尖上跳舞。
而相比之下,扶蘇和蒙恬在軍中的地位是極高的,蒙恬是北疆老將自不必提,可以說整支部隊都是他帶起來的,而扶蘇更是皇子,性格又十分仁厚,這樣的身份放在軍中是很受歡迎的,就連胡亥點名要替代蒙恬掌握軍權的王離,也是蒙恬的老部下。兩人身邊有著大量可信賴的將領士兵,甚至不乏願意為其赴死的人。
如果按春秋戰國時期的兵法來說的話,這便是在「勢」上占據絕對優勢。
扶蘇和蒙恬完全拖得起,而趙高、李斯、胡亥三人,時間每長一點,便多了一分暴露的可能。
秦始皇去世的地點位於河北邢台,而蒙恬和扶蘇則是駐紮的地方在今天的陝西延安一帶,來去上千里,粗略計算的話,當他們得到趙高的詔書,距離始皇帝去世至少也已經過去十幾天了。
只要扶蘇和蒙恬在接到這份詔書以後選擇了按兵不動,哪怕什麼也不做,或許用不了幾天,始皇帝身死的消息便會被泄露,真相自然大白。
以扶蘇和蒙恬的地位,在軍中他們是完全有可能撐過這幾天的。
秦國雖然有極其嚴厲的連坐制,如果發生犯罪,身邊人知情但不阻止會按同罪處置,但要知道扶蘇和蒙恬身邊有的可是30萬大軍。
就算秦始皇在世,他能難道真的能同時懲罰30萬精銳大軍嗎?
如果扶蘇和蒙恬激進一點,在使者抵達軍營以後,宣讀詔書的第一時間,便「一口咬定」其偽造聖旨,將其拿下,完全控制現場局勢。
秦人對於英雄是有著極高的崇拜的,蒙恬作為繼王翦之後,秦國軍界的新任大佬,就算不真的造反,他也完全可以利用威望,召集護衛,要求親自去見始皇帝,而蒙恬起初也的確打算這麼做的。
只可惜,從小在深宮大院裡長大的扶蘇,顯然沒有嗅到陰謀的氣味,在使者的逼迫之下選擇了自盡,徹底斷絕了蒙恬的一切努力的可能。
秦始皇在臨終之前,給扶蘇留下的真正遺詔很簡單,只有十個字:「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
讓蒙恬來帶兵,你回到咸陽來,為我主持葬禮。
在這一時刻將扶蘇召回咸陽,用意也很明確,並希望他能夠繼承大統,接替自己的事業,然而,一切都被扶蘇的一時衝動所錯過了,成為了歷史永久的遺憾。
倘若扶蘇沒有死,會不會改變秦王朝的結局呢?這個問題一直以來令無數人為之思考。
史書上對於扶蘇的記載是相當不錯的,他為人寬任,剛毅武勇,相比於法家思想,他更為推崇的是儒家以人治國的理念。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公子扶蘇繼位,或許不會改變大的歷史走向,但絕對不至於使得秦朝會如此迅速地走向覆滅。
在中國歷史上,秦王朝如同曇花一現,有著極其迷人的剎那芳華,它率先完成了中國的統一,開闢了持續2000年的帝制,它的轉瞬即逝,令無數人為之惋惜。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胡亥的篡位可以稱得上是秦朝滅亡的導火索,密謀得逞後,趙高、胡亥自此開啟了比之始皇帝更加殘暴的統治。
僅僅一年以後,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起起義,一時間天下群雄雲集響應,最終演變成此起彼伏的反秦浪潮,秦王朝迎來了迅速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