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玩無間道,唐朝使團被一鍋端,贏家卻是大唐

唐德宗於大曆十四年(779年)八月命令太常少卿韋倫前往吐蕃,釋放被唐境拘留的吐蕃使者和俘虜。

在唐朝代宗時期,吐蕃曾多次派遣使者前往長安進行和平談判。然而,往往和談無法達成,吐蕃從而派兵進攻唐朝。因此,代宗決定將前後八批吐蕃使者扣留,不准他們返回吐蕃。
德宗下令釋放被流放到江南和嶺南的吐蕃戰俘,以及扣留的使者,總人數超過五百人。這是為了讓韋倫將他們護送回國。

10月1日,吐蕃與南詔聯合十萬大軍,分成三路入侵唐境。此時,韋倫尚未到達吐蕃。吐蕃此次的主攻方向為劍南道的西川地區。最終,唐朝與吐蕃達成了和平協議。
吐蕃軍隊在茂州(今四川茂縣)展開進攻,並沿著岷江向南威脅成都。同時,他們也攻打扶州(今四川南坪縣)和文州(今甘肅文縣),沿著白龍江威脅交通要道利州(今四川廣元市)。第三路由南詔軍隊帶領,進攻黎州(今四川漢源縣)和雅州(今四川雅安市),直接向邛崍關發起進攻,企圖和吐蕃夾擊成都。
吐蕃宣稱要攻取蜀地作為東府。他們的強大攻勢使得劍南州縣陸續失陷,刺史和縣令都無法守城而選擇自盡,民眾也紛紛逃往山谷躲藏,整個劍南地區都被震動。
德宗在劍南地區面臨嚴重的危機,因此採納宰相楊炎的建議,派遣神策軍大將李晟領導四千名禁軍,另外金吾大將軍曲環也率領邠寧、隴右和幽州鎮的五千名士兵進入蜀地,以對抗吐蕃的侵略。
「又」下令東川要跟西川採取協同作戰,並派遣軍隊前往。
唐朝的精銳部隊與吐蕃南詔軍隊在岷江上游和大渡河畔爆發了激烈的戰鬥。在這場戰役中,吐蕃南詔軍隊遭到了重創,而唐朝的曲環軍也順利收復了維州和茂州。此外,李晟軍隊還在大渡河外追擊了敵軍。
在這場戰爭中,吐蕃和南詔的士兵有八九萬人因為饑寒或是戰死於深谷和高崖之間,這讓吐蕃方面非常憤怒。他們將責任歸給那些誘導他們出兵的人,並將這些人殺害。

為了防止吐蕃的報復,南詔王異牟尋在雲南大理市附近修建了羊苴咩城。因為唐軍的勝利,唐與吐蕃之間的戰略格局發生了變化。儘管唐的國力下降了,但吐蕃也無法消滅唐或佔領唐境的關鍵地帶。因此,唐和吐蕃開始有意向和解方向發展。
建中元年四月,吐蕃使者來到京城,德宗非常重視,對他們表示熱烈的歡迎,並下令把戰爭中俘虜的吐蕃人釋放,且每人贈送縑布兩匹和一套衣服。
因為唐朝西部邊境的情況有所緩和,德宗決定動用武力剿滅位於河北和河南的反叛勢力。因此,在建中二年(781年),京西防秋兵被調遣,總數達一萬二千人,前往關東地區。

藩鎮反叛和《防秋》制度:《防秋》制度是唐朝为防止吐蕃入侵而在关中和剑南西部采取的防御性军事部署,这种制度诞生于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中央政权削弱,许多地方出现了藩镇割据、反叛乱象,唐朝不得不加强边境防御,推行《防秋》制度。该制度以重兵防守关隘、要塞、长城等处,以遏制吐蕃军队的侵略。同时,《防秋》还规定了阻绝商旅和避免与吐蕃发生冲突的政策,以保护中原和西北地区的和平和安全。虽然该制度在保卫边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对于唐朝实现内外平衡的长远发展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加速了藩镇割据和中央政权的衰落。
吐蕃以騎兵為主力,每到秋季,氣候清爽,馬匹身體健碩,是他們發動攻擊的最佳時機。
唐朝中央政府抽調各地藩鎮的兵力,調派至關中西部和劍南西部駐防,每兩年輪換一次。同時,中央的神策軍也駐紮在長安西北地區的興平、武功、扶風和奉天等地,與藩鎮的士兵駐地相互交錯。
唐朝政府逐漸加強西北边防藩镇的防御体系。
唐德宗繼位後開始調整朔方、涇原、隴右和河東四個節度使的組織結構,以應對安史之亂,並促進西北邊境的和平繁榮。在大曆十四年閏五月,他將朔方軍分為三部分,分別建立邠寧、靈鹽和振武三個節度使。此舉有效地加強了邊境的安全防禦體系。到了貞元二年,他又建立了鄜坊和銀夏兩個節度使,進一步完善了西北的防禦網絡。同時,唐朝還調配中央神策軍和每年抽調的關東藩鎮軍隊,形成了一個名為「防秋」的防禦軍事佈置,以應對吐蕃的挑戰。通過調整組織和加強防禦,唐德宗成功地鞏固了西北邊境的穩定,為唐朝的繁榮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防秋軍隊」是指在宋朝时期設置為抵禦漢族民軍的軍隊,並且防守北方邊境。這些軍隊通常駐扎在邊疆城鎮,其中邊鎮常駐兵力約二十五萬人。此外,中央神策軍也在當地約有五萬人的兵力,而關東抽調藩鎮戍率約有四萬人。

這些軍隊在維護邊境安全和防禦外敵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防秋軍隊士兵們通常需要忍受艱苦的生活條件,並且經常在遭受敵襲的情況下進行戰鬥。不過,通過這些努力,他們成功地保衛了邊境的安全,並且確保了中國的領土統一。
在德宗時期,唐朝為了在西北和西南邊境上抵禦吐蕃的入侵,共動員了三十多萬人的兵力。
唐德宗及唐代中後期唐王朝,因「這一軍事態勢」有效地防禦吐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德宗及唐代宗時期,他們將大量軍隊駐守於西北邊境,因此中央政府無法全力對付造反的藩鎮。這個政策也是德宗時期河北、河南以及關中地區叛亂藩鎮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

唐德宗於西暦783年正月十日,委任隴右節度使張鎰為會盟使,與吐蕃的大相尚結贊在清水進行盟約。
在清水之西的平原上,「會盟」之地先前已建起一個高大的土壇。唐朝與吐蕃雙方各派二千人擔任衛隊和隨從,其中一千人手執武器,列隊於距離土壇二百步的位置;另一千人空手,分立於土壇下。張鎰及其幕僚,還有會盟館的崔漢衡等七人穿著朝服,聯同吐蕃將相也有七人,一起登上土壇,進行「會盟」儀式。
唐蕃雙方使者在壇北面進行盟約儀式,隨從官吏殺死了一隻犬、一隻羊和一隻羝羊,把它們的鮮血注入兩個容器內,供使者進行「歃血為盟」。

近年來,隨著中國與其西部地區的經濟連接越加緊密,許多西部邊疆地區的發展經驗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其中,西域地區的棄與守之間的差別表現得尤為明顯。

西域是指該地區跨越中亞、南亞以及西南亞的絲綢之路沿線,面積涵蓋了新疆南部、甘肅、青海和寧夏等地。由於其地貌崎嶇、氣候惡劣,以及地處邊緣,長期以來,該地區一直是被遺棄的區域。

然而,在一個古老的地方,也許有著因地制宜的發展之法。西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因此傳統上的牧業就顯得更為重要。當地居民利用自然資源,講求生態平衡,建立起了自然綠色的生態經濟體系,成功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這種「守」的發展模式,值得其他地區借鏡與學習。

同時,隨著城市化以及現代技術的不斷推進,西域地區也逐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這個時期裡,該地區的棄之象徵就是大量的開發建設和人為地改變生態環境,而這種做法長遠來看定會帶來負面結果。因此,為了更好地發展西域地區,需要平衡不同需要,兼顧發展和保護之間的關係,實現「守備相間」的發展方式。

總的來說,西域地區的棄與守兩種發展方式,各有優缺點。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找到一種平衡的點,既能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推進經濟發展,又能夠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唐朝和吐蕃達成了暫時的和平,對於當時的唐德宗來說,其具有重要的意義。
由於唐朝與吐蕃王國的利益不同,一次盟約的短暫蜜月只持續了一年多,隨即出現了巨大的矛盾。這次糾紛源於對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區的爭奪。
唐高宗時期,吐蕃與唐國爭奪西域與河西走廊地區的鬥爭已經展開。然而,由於唐國實力強大,其始終能夠維持對西域地區的控制權。
唐朝因安史之亂而在西北地區戍守的邊兵內調平叛,邊防不堪一擊,吐蕃趁機佔領了河西、隴右地區。此外,對關中地區,從鳳翔以西到邠州以北,也都成為吐蕃勢力範圍。
唐朝面臨著極度困難的情況,因為河西走廊和隴右地區已經失守。這個情況使得唐朝在西域的駐守官吏和軍隊與唐朝的內地隔絕開來,繼而陷入極端危險之中。
北庭節度使李元忠和安西四鎮留後郭昕帶領他們的部隊依靠沙陀和回紇的援助,堅守他們的領土,抗擊吐蕃進攻。這場耗時十五年的戰役,顯示了他們的英勇與堅毅。
「其間曾多次派出使者向朝廷報告情況,但都在途中被阻,未能通達音訊。」這段話表示,在此期間,派遣的使者多次嘗試向朝廷報告當前的情況,然而,每次都在路途中遭到阻撓,使得他們無法順利傳達訊息。
唐朝建中二年(781年)七月,李元忠和郭昕的使者最終繞了遠路回到回紇,抵達長安後,唐朝政府才得知安西和北庭仍然被孤立包圍的情況。
德宗皇帝下詔,正式任命李元忠為北庭大都護,郭昕為安西大都護,並將爵位晉升為郡王。其他安西、北庭的將士也獲得了七級以上的升遷。同時,故伊州(今新疆哈密市)刺史袁光庭也獲贈工部尚書的官職。
天寶末年,袁光庭擔任伊州刺史。當時吐蕃攻占了河西和隴右,並進軍伊州。袁光庭孤城堅守了一年多,但吐蕃方面千方百計誘使他投降,不過光庭一直堅決拒絕。最後,城中的糧食耗盡,士兵也已經全軍覆沒,伊州城注定要被攻陷。在這關鍵時刻,袁光庭先殺死了自己的妻子,然後自焚以報國。

直到安西北庭使者來到長安後,唐朝廷才得知光庭的悲壯事跡,並贈予他官銜以表揚。
唐蕃兩國因爭奪西域和河隴地區,火藥味彌漫,慘烈情景層出不窮。唐朝軍士常常身背恩遇,卻面臨著輕敵的境況,往往力竭關山而未能解圍。大漠孤煙,落日黃沙,歷史上一幕幕壯烈的事件,正道出了這段歲月的艱難與辛酸。
雖然唐朝與吐蕃簽署了清水盟約,約定按照實際控制的界線,互不侵犯,但是吐蕃仍想在西域擴張勢力。在唐德宗避難奉天期間,吐蕃派崔漢衡前來求援,並提出收復長安後將安西、北庭歸還給吐蕃的條件。唐德宗為了獲得吐蕃的支援,答應了這個條件。
自扶風到長安克復,經歷波折的歷程後,朱泚瓦解了。此時,吐蕃卻向唐朝要求歸還土地。雖然唐朝沒有從吐蕃得到更多的幫助,但希望能與吐蕃和好,因此決定履行前面的協議,召回李元忠和郭昕,並將安西、北庭的土地歸還給吐蕃。
李泌是左散騎常侍,他對唐德宗諫言說:「安西和北庭地區的人們都非常勇猛,掌控著西域五十七個國家和十個突厥部落,還分化了吐蕃的力量,這樣一來我們就無法聯合東征。為什麼要坐視不管呢?」
德宗聽了李泌的分析後,認為其言之成理。隨著朝廷大臣們的贊同,德宗最終決定不割讓安西和北庭。

「平涼會盟的驚險」是指在清水會盟後的兩年間,德宗朝遭遇到最困難的時期。
不僅有關東四鎮之叛亂,而且朱泚率領涇原叛軍佔據長安,使得唐德宗不得不先逃到奉天,然後轉往山南避難。唐王朝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幾乎要被推翻,為了收復長安,甚至還不得不向吐蕃請求援助。
吐蕃大相尚結贊掌握實權,面對唐朝的內亂頻繁、國勢衰弱,決定出兵助唐以求重振國勢。然而不幸的是,吐蕃未獲得應有的報酬,盟約也被撕毀,最終再度向唐朝發動進攻。
唐朝曾在與吐蕃的戰爭中贏得幾次小勝,並且吐蕃也向唐朝派遣了使者,請求和解。唐德宗急於解決這場戰爭的爭端,於是答應了吐蕃的和平請求。
唐朝在787年5月19日與吐蕃約定在平涼會盟。這個日子,平涼城外的曠野上已經築起了一座高壇作為會盟地點。吐蕃大相尚結贊和唐朝會盟使渾瑊分別帶領三千名甲士列隊站在壇的東西兩側,然後帶領400名隨從站在壇下。
「唐與吐蕃之間的戰爭,似乎快要結束了。」這段話意思相同,但以繁體中文重新寫成。
唐朝重臣們沒有想到,吐蕃大相結贊對這次的會盟完全沒有誠意。他們暗中準備趁這次會盟之機,活捉唐朝的使者渾瑊。結贊在會盟地點的西方埋伏了數萬騎兵,等待時機的到來。

渾瑊進入帳幕更衣時,忽然傳來了吐蕃軍擂鼓三聲的信號。聽到這個信號後,埋伏在周圍的吐蕃騎兵呼嘯著衝出來,包圍了唐朝使者的營帳。此外,下方的兩三千名吐蕃軍士也加入了戰鬥。
唐軍衛士拼死抵抗,以掩護渾瑊慌忙從帳幕後面逃出。幸運的是,有一匹馬無人使用,束縛在帳後。渾瑊迅速跳上馬背,狠狠地抽打馬鞭,四處逃竄。但吐蕃大軍追趕而來,唐朝將士紛紛奮力應戰,部分人在混戰中英勇殉難,但大多數人仍被擒獲。
駱元光所設下的伏兵成功地布列成陣勢並趕到戰場,使吐蕃追擊的騎兵意外地發現唐朝援軍已嚴阵以待,驚愕不已,只得停止追擊。渾瑊騎馬一路疾馳,直奔駱元光的營帳,終於得以稍事喘息。此時,由韓游瓌指揮的騎兵也趕到戰場,向吐蕃軍後方展開進攻,在吐蕃追騎怕被包抄的情況下,不得不怏怏而返。此次吐蕃襲擊唐朝使節團,除渾瑊逃脫外,其餘的官員從副使崔漢衡開始均落入吐蕃人之手。最終,駱元光和渾瑊帶著散卒返回長安。
在長安城的大明宮中,德宗和宰相們都在焦急地等待會盟的消息,心情十分不安。
當天晚上,韓游瓌递交了一份报告,详细说明了吐蕃劫盟的情况,并表示吐蕃军队已经逼近了位于陕西彬县的邠州城,距长安市区西北方向200多里。唐德宗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惊,因为他曾经主持过一次盟会,但并未取得成功。现在吐蕃军队再次进犯,他倍感恐惧,计划离开长安以躲避吐蕃人的攻击。但通过大臣们的极力劝说,唐德宗最终放弃了此念。历史的发展往往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变化。
雖然平涼會盟的失敗給唐王朝造成了不小的軍事壓力和威脅,卻也成為了唐朝與吐蕃兩個勢力多達數百年較量的重要分水嶺。

李泌提出了一個新的外交政策,這是由於平涼會盟的失敗,他不得不面對現實,放棄了一直追求的與吐蕃和好、攻擊回紇的主張。這也是他無法再一廂情願下繼續進行下去的原因。
唐朝時代,與吐蕃的關係一直是很敏感的議題。德宗皇帝當時也曾經試圖尋求議和,引起了朝中官員的不滿。當時,宰相張廷賞正是主張和平的一派,但因失敗而引咎辭職。於是,德宗只好於貞元三年(787年)六月,任命陝虢觀察使李泌為宰相。此舉使唐對吐蕃的政策有了重大的變化。李泌不再主張議和,而是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即穩固邊境,大力發展軍事力量。這使得唐朝與吐蕃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張,但也讓唐朝的國力得到了嚴重的提升。從此之後,唐朝在與吐蕃的爭端中,變得更加堅定而有力。
李泌因其宰相身份進入政事堂視事,並與李晟、馬燧、柳渾一同進見德宗。然而,德宗擔心李泌在擔任宰相後,會以報恩仇為由,濫用其職權。

李泌說:「希望您不要傷害功臣。李晟、馬燧對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聽說有些人打算向您進行誣陷。如果您傷害了他們,宿衛士兵和各地方的官員都會感到憤怒,甚至可能發動起義,這樣的話國內外的大亂將再次發生!現在,李晟、馬燧已經享受到了富貴,只要您對他們坦誠相待,他們自然會安心。當國家有事時,他們可以外出征戰,無事則可以回朝做官,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我希望您不要因為功臣們有著巨大的貢獻而懷疑他們,而他們也不要因為地位高而產生自我懷疑,這樣世界將會和平安靜。」
德宗聽了李泌的請求後,表示同意,讓李晟和馬燧非常感激,並流淚道別。這樣,一個緊急的局面得以成功解決。
李泌的重要貢獻在於他提出了全新的外交政策,並改變了唐朝對吐蕃的作戰策略。
「合骨咄祿可汗」當時多次向唐朝請求和親,但因德宗對回紇的敵意仍存,回紇的要求被拒絕了。吐蕃攻打平涼後,唐朝的西北邊境局勢再次緊張,邊境守軍所需的馬匹非常缺乏,難以與吐蕃抗爭。
李泌對德宗提出了他的策略,「如果你能夠使用我的策略,那麼在數年之後,馬匹的價值將會降低十倍!」
德宗感到非常驚訝,他問李泌打算用什麼方法。李泌提出了一個富有智慧的外交策略,他計畫透過外交手段,打散吐蕃與回紇以及南詔聯盟,使這兩個國家成為唐朝的盟友。同時,他還想要聯絡向西域擴張勢力的國家,例如正在與吐蕃發生衝突的大食,形成對吐蕃的戰略包圍圈,以便削弱吐蕃的勢力。
儘管這個策略對唐朝有極大的利益,但因為德宗對回紇的憤恨,只有李泌敢向德宗建議。然而,李泌並不意外地發現,德宗堅定地反對與回紇和親。因此,每當李泌進見德宗,他都會談論與回紇和親的事,共計十五次,但德宗始終拒絕。
經過李泌一再地開導與勸告,德宗終於有所領悟,並且心態逐漸轉變,最終同意與對方和親。
一個月多後,回鶻可汗派遣使者前往長安,向德宗皇帝進獻上表。當中提到的五個和親條件,可汗全部都接受了。德宗皇帝感到十分欣慰。
德宗皇帝於貞元三年九月十三日發出詔書,答應讓咸安公主出嫁給回紇可汗。
李泌的建議得以實施,使得唐與吐蕃的戰略地位開始逐步出現變化。但是由於吐蕃與唐的軍事力量對比,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處於吐蕃強而唐弱的局面。

「吐蕃在德宗貞元年間(西元785至804年)的前期,對唐朝進行了激烈的攻擊,是其最後的掙扎。」

公元787年8月,吐蕃趁著平涼盟約之勢,率領羌族和吐谷渾族士卒進犯唐朝的領土。他們主力進攻今天的甘肅隴縣和陝西鳳翔縣。這一消息傳到京城,官員和平民都感到驚恐,人人紛紛逃離城市。
788年5月,吐蕃再度向唐朝領土進犯,派遣三萬以上的軍隊攻擊唐朝西部的涇州、邠州、寧州和慶州等地。他們在所到之處放火焚燒房屋,並且搶掠了超過2萬名百姓。唐朝的州守軍甚至無法與吐蕃軍隊交戰,只能閉城自守。
「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陷北庭都護府。雖然北庭和安西都護府的士兵在安史之亂後就與朝廷隔絕了,但他們仍然堅守著這座孤城。」
在德宗時期,安西和北庭兩個鎮通過與回鶻的交通路線,派遣使者穿越漠北草原,最終與朝廷取得聯繫。
「二鎮實際成為回紇的附庸,」因為回紇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強迫二鎮提供各種資源,包括糧食和衣物等,使得居住在安西和北庭的居民生活極其艱難。
北庭境內的沙陀族和突厥族同樣遭受回紇的掠奪,因此在吐蕃的誘惑下,向吐蕃投降。
在貞元五年(789年),吐蕃率領沙陀和突厥人進攻了北庭。北庭節度使楊襲古向回紇求援,但回紇大相頡干迦斯率兵援救多次遭到吐蕃的擊敗。吐蕃圍攻北庭的行動也越來越緊急。北庭人面臨著回紇的借兵已經無效,而且沒有外部援助的困境,因此不得已向吐蕃投降。
唐朝的節度使楊襲古仍然忠於朝廷,他帶著兩千多名勇士逃到了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市),拒絕向吐蕃投降。頡干迦斯見此情況,只好率軍撤退。
在貞元六年(790年),頡干迦斯再度徵召回紇精銳超過五萬人,計劃與楊襲古攻打北庭,但不幸再度敗給吐蕃人,損失慘重,大部分士兵戰死沙場,連楊襲古的部隊也只剩下幾百人,並被頡干迦斯俘虜,不久後就被殺害。北庭從此落入吐蕃人的掌握,而安西鎮的消息也徹底斷絕,不知其生死是否存續。此時,唐王朝在整個西域地區的勢力,只剩下一個西州孤城,勉力堅守。
吐蕃軍事勝利達到頂峰,他們擊敗了回紇軍隊並成功奪取了西域。此結果證明了吐蕃在軍事上的優勢。

在貞元八年以後,德宗採用了李泌的外交戰略,逐漸產生了影響力,加上唐朝國內情勢穩定,唐與吐蕃的對立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

793年2月,德宗下令重建鹽州城,以作為西北邊防線的重要支援點。唐軍持續戍守鹽州城,這使得吐蕃對唐朝西北邊境地區的進攻得以遏制。重建鹽州城的行動成功地保護了唐朝的邊境安全。
797年1月,邠寧節度使楊朝晟為了進一步強化西北邊防,提出修築城堡並派軍隊守衛方渠、合道和木波三處要地,以阻止吐蕃的入侵。這三處要地皆位於今陝西環縣境內,而慶州則是吐蕃入侵的要路。德宗皇帝對於楊朝晟的計劃表示認同批准。
797年2月,楊朝晟率軍前往慶州邊境,將軍隊分為三支,然後各自築一座城堡。正如楊朝晟所預料的那樣,吐蕃軍不知道唐軍的虛實,因此不敢輕率進攻。
三月份時,三座城堡都已經完工,楊期晟在佈置好三個城堡的守備後,在四月份率領主力撤退。此時,吐蕃出兵追擊,但唐朝的防禦城已經構築而起,結果吐蕃沒有占到任何優勢就被迫撤退了。

方渠、合道和木波三線城堡的修築,使唐朝的西北邊防線向前推進了三百餘里。這些城堡的修建對於加強唐朝的邊防防禦有重大的貢獻,也彰顯了唐朝在戰爭時期的強大實力與膽識。
在同一時間,邢君牙作為鳳翔隴州的觀察使,也在距離隴州(今甘肅隴縣)以西約70英里的汧水上游修建永信城。這座城池的建造是為了防禦吐蕃人西進的另一條重要路線。
在791年貞元七年,涇原節度使劉昌重築了平涼城(現今陝西平涼縣),並立於彈箏峽要路,有效地掌握了關中西北地區的要關口。隨著唐朝西北邊防線的重建,吐蕃對關中地區的軍事威脅逐漸減少。
自貞元中期開始,吐蕃軍對唐朝的進攻屢屢失敗。在貞元十四年(788年)秋季,夏州節度使韓全義成功擊退了吐蕃軍隊的進犯。同樣地,在貞元十六年(800年)夏季,唐朝軍隊又在鹽州城(今陝西定邊縣)擊敗了吐蕃。
韋皋作為唐朝劍南節度使,在四川西北部屢次發動攻勢打擊吐蕃,而南詔則在金沙江和安寧河流域向吐蕃發動進攻。吐蕃國內的贊普和權臣之間爭權奪利,這種內鬥導致了吐蕃實力的下降。正是這些原因導致了吐蕃國的逐漸衰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吐蕃決定找唐朝和好,並向唐朝派遣了大量使者進行友好往來。

唐朝和吐蕃在長達二十年的戰爭後,終於轉向和平。這一歷史性轉變不僅為唐朝和吐蕃於之後的穆宗長慶年間再次會盟打下了基礎,更意味著唐朝和吐蕃之間的戰略關係開始趨向平衡,與國力的升降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