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靖難之役,大明還會遷都嗎

在公元1409年,永樂七年,北平城外,永樂大帝朱棣意氣風發地準備出征北元。然而,他也同時為百年之後的住所打算,因此開始着手計劃建造他的陵墓——長陵。這個壯麗的工程正式在昌平啟動。

陵寢並非建在國都之上,而是建在皇帝自己心目中的龍興之地上。這似乎向全國傳達著一個明確的信號——皇帝打算開始遷都了。
許多人從朱棣的個人角度出發,探討他遷都的原因,主要觀點有以下幾種:

一、弘治之後國力強盛,京城無法容納,需要遷都。朱棣自弘治元年即開始兼領兩京知府,對於京城的現況非常清楚,當國家實力增強時,京城的現有建設恐怕難以應對增長的人口和經濟需求。因此,朱棣決定遷都以能夠更好地解決這些難題。

二、意在沈淪南明勢力。從整體國家利益出發,朱棣希望透過遷都,進一步鞏固自身在中國北方的統治地位,進而將南方的有力競爭者——南明勢力沖入海中。

三、重塑北方戰略版圖。對於朱棣而言,遷都的同時也是一次先機,他希望通過此舉,掌握更多對原藩王的控制權,並為北方擴張建立更為優越的戰略環境。

以上是從朱棣的角度出發討論遷都原因的幾種觀點。當然,事實上遷都背後還有更多的原因,比如政治、宗教、地理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需要進一步探究。
南京科技大学教授林建萍在接受采访時表示,明朝永乐年间,朱棣为了稳固江山,在南京嗜血残杀了不少建文朝时期的舊臣。与此不同的是,北平是朱棣本人的龙兴之地,周围都是熟悉的人,更适合作为建都之地,能够加固朱棣的皇位。
一項被稱為「天子守國門」的措施在中國歷史上非常常見。這一措施旨在防止藩王叛變成功。作為一位成功削藩的皇帝,朱棣當然不希望他的後代步建文帝的後塵。這也是朱棣穩固皇位的現實問題。

「藩」表示籬笆,代表保護中央的一道道防線。如果一位皇帝親自在一線抵禦外敵,那麼藩王們是否就可以撤除自己的藩籬呢?

南京,這個六朝古都,總能讓人心生遺憾。描繪出這裡曾經的繁華盛世——錦繡文章、溫柔鄉貴、秦淮留聲,然而短暫的王朝比比皆是。在這裡,有父慈子孝的吳大帝,在這裡,有兄謙弟恭的劉宋家;文治武功兼備,朱允炆拱手讓江山,李煜雅致如春江流遠。自東吳建都以來,南京艱苦千辛,但終於走過近1200年成為全國政權的首都。可幸福的日子沒過多久,建文帝就讓南京成為了過眼雲煙。
讓我們假設如果建文帝成功削藩,他的叔叔們順從他的權威,南京是否能夠維持全國首都的地位呢?是否還會有大明朝移都之事?
我們一起回到1500年前,訪問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影響力的全國都城——長安。

根據《史記·劉敬傳》的紀載,婁敬曾這樣說道:“陛下既然已經移都到洛陽,就不必再像周室那樣弒君了吧?”皇帝回答道:“是啊。”婁敬繼續說道:“而且你想啊,秦地四面被山河環繞,四面都有關卡,可以說是非常堅固的啊。如果遇到了緊急情況,就能動員百萬大軍了。另外,由於有秦國的遺產,這裡的資源也非常豐富,被譽為天府之國。如果陛下能夠突破關卡,入主秦地,就算山東地區再亂,也能夠確保秦國的故地不受波及。”
劉敬所說的幾個重要意思是這樣的:長安地區有四大關隘作為防禦線,能夠抵擋百萬大軍;而位於關中平原和巴蜀的天府之國物資豐富,可以進攻函谷關,橫掃山東平原,也可以依靠完善的後勤保障進行防守反擊。至於定都洛陽收服民心,這只是說得好聽的話,實際上還是要看實力強大才能贏得勝利。
統一大帝國的政治中心必須考慮兩個主要因素:地理及軍事地位,以及經濟地位。

對於前者,政治中心需要能夠掌控全國並避免分裂勢力的干擾,同時也需要能夠有效應對外敵威脅。而對於後者,政治中心需要有足夠的基礎物資來支撐軍隊及人口,同時也需要便捷的交通運輸系統來便於貿易及人才聚集。

綜合來說,政治中心必須是一個地理位置優越、軍事防禦能力強大、經濟發展繁榮的城市。只有這樣才能夠成為統一大帝國的政治中心,並在其領土內實現權力的統一及和平的繁榮。

關中地區,即位於中國西北的渭水流域及其周邊地區,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區之一。商鞅變法以來,關中地區經歷了大規模的改造,成為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了關中之地在當時天下佔三分之一,但人口卻不足三成。然而,關中地區的富裕程度卻是天下六分之一之多。這說明了當時關中地區的經濟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成為了全國的經濟中心之一。

在商鞅變法後,關中地區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開墾荒地、整頓戶籍、實施租稅制度等,這些政策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使該地區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經濟奇蹟。
長安作為秦漢帝國的首都,已經發展成為政治、經濟、地緣中心的綜合體。在國內方面,函谷關和武關使得進攻和防守變得便利;在國外方面,天子居住在國門內,帝王督戰於甘泉,表現出擴張的野心。在經濟方面,長安倚賴關中平原和巴蜀糧倉的支持,以後勤運輸為基礎,前往六合,後退以勝敗未定,使得高祖得以擊敗霸王。同時,太原和長安之間的貿易黃金通道以及打通的河西走廊,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發展絲綢之路。長安成為了超級都市,融合了軍事、農業、貿易、人才和人口,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都城。
位於得天獨厚的長安城作為基礎,西漢和大唐帝國建立起來,成為了全球最具威震世界的超級帝國,也成為所有中國人渴求的偉大時代。這兩個時期在武德方面最為強盛,成為了全球的翹楚。
公元25年,東漢朝廷成立,劉秀決定捨棄長安這個曾經的繁華都城,轉移都城到洛陽。這個決定也許是出於沒有更好選擇的無奈。一方面,長安因為連年戰亂而遭受赤眉軍的洗劫,已經失去成為都城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面,劉秀作為由南陽、河北、潁川等地的關東豪族「推舉」而登基的皇帝,他無法選擇長安而放棄對這些地區的根基。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洛陽也是一個地緣和經濟的集大成者。洛陽位於天下中心,可以散發到各個州郡;它被八門拱衛,自保更無憂;自古以來,中原就是個糧食生產的樞紐,所以它也能夠自給自足。但只有一個問題——洛陽距離邊境太遠。

公元89年,竇憲率軍北伐。按照《後漢書》的紀載,南單于向其請兵北上,於是憲被封為車騎將軍,授予黃金印章和紫色綬帶,官階為司空。憲以執金吾耿秉為他的副手,派出十二郡的騎士和羌胡族兵前往邊境。隔年,在稽落山與北單于軍隊激戰,大獲全勝,奪回一片勝利果實,並使單于的軍隊崩潰潰散,逼迫單于潛逃。憲和秉繼續展開追擊,擊敗了敵人各個部隊。隨後,憲和秉一同登上燕然山,越過了塞外三千里,刻下了勝利的碑文,紀念漢朝的英雄氣概和威武。憲還讓班固撰寫紀念銘文,留存在此地。
從《後漢書》的紀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朝廷出兵時,常常出現「及羌胡兵出塞」等類似的用語。相較於西漢武帝時期的「良家子」,東漢北伐部隊主要由大量內附少數民族的僱傭軍組成。
一方面,東漢建立的政權基礎是地方豪族,相對於以中小地主階級為帝國核心的武帝時期,缺乏開拓進取的精神,可以說是天生的「基因不良」。另一方面,這也許是中央皇權擔心邊關將領的表現,因為他們遠離邊境,可能無法有效地控制邊境地區。

羌族入侵隴西郡,開啟了東漢羌亂的歷程。此事發生於公元57年秋,由首領滇吾率領部下進攻。雖然東漢皇朝在漢桓帝時期經過段熲、皇甫規和張奐三將的嚴厲鎮壓,終於平定了羌亂,然而由於政府對邊境地帶的掌握不夠穩定,數百年來的羌亂也孕育出了一個龐大的問題——遙遠的西涼軍閥,成為了蠱蟲。
西元189年,「西涼」軍閥領袖「董卓」進攻「洛陽」,這也宣告「東漢帝國」走向瓦解。
在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過程中,大明朝面臨了一個巨大的問題——中國的經濟中心和地緣核心彻底分裂了。從秦漢時期起,地緣經濟一直是超級都城的核心,但現在這種模式已不存在。相反,北京和南京成為一對孿生兄弟,在經濟中心地位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北京是東北、蒙古、華北和海洋的交匯處,向北可借助燕山山脈抵禦外族入侵,自由進退;向南,幽州鐵騎可在華北平原上快速馳騁,威懾敵人。
「南京」是江南地區的財富樞紐,其經濟發達不僅帶來了豐富的財富,也開拓了當地人民的眼界,因此成為培育人才的搖籃。在隋唐以前,中國人才主要來自山西、河南等地,而宋朝以後則大多來自江南地區。
如果你是朱允炆,你會面臨一個重要的決定:是否應該將都城遷回南京?如果是這樣,結果會是甚麼樣子呢?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明朝的前幾代皇帝都將都城設在南京,但是朱棣在成功奪取了皇位之後,遷都到了北京。自此以後,北京成為了明朝的新都城,並且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

然而,如果朱允炆決定將都城遷回南京,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首先,這將意味著南京可能會重新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就像在明朝前幾代皇帝的時期一樣。這將讓南京再次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城市,吸引大批人口和資源。

另外,將都城遷回南京也可能會提高明朝在南方地區的地位和影響力。南方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如果明朝能夠在南方站穩腳跟,這將使得明朝更加巩固和穩定。

當然,這樣的決定也存在風險和挑戰。將都城遷回南京可能需要大量的資源和投資,以建設新的皇宮和官方建筑等。此外,南京也可能會面臨一些與都城相關的問題,例如治安和交通等方面的挑戰。

總體而言,如果你是朱允炆,將都城遷回南京是一個充滿風險和機遇的決定。你需要仔細考慮所有的因素,以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當帝國獲得和平時,朵顏、三衛等外族僱傭軍可以為其效勞,但一旦中央政權動盪不安,這些軍隊可能會像當年劉淵的故事一樣成為推翻政權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北方人民正艱苦地與外敵作戰,然而南方的統治者卻陶醉於秦淮佳人的歌舞聲中,過著昏天黑地的生活。這樣的南北分裂不僅在政治上存在,也開始深刻影響到人們的意識形態。如果遭遇天災人禍,下一場六鎮之亂也可能隨時爆發。
若政府不控制邊軍擴大勢力,那麼具有數量龐大軍隊的邊境將領將成為政府的大敵,他們可能成為下一個董卓或安祿山,再現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局面。
如果朝廷限制邊境軍隊的規模,或許北京就會成為蒙古、滿洲的後花園,而山西、河北就會成為他們的狩獵場。要前往北京支持皇帝?哼,皇帝在南京啊。向長城關外看望一眼已變得遙不可及。朝廷內外爭戰不斷,保衛邊疆或是放棄,光是爭論也沒有任何實質作為。
「中央軍」長期的和平使他們失去了戰鬥力,一旦敵人逼近,類似於「東京汴梁保衛戰」的故事可能會再次出現。你能在南京的皇位上坐得安穩嗎?
「人才、稅負可以自由遷徙,但地緣優勢卻是天生的。」北京可以藉由大運河收集江南地區的資源,而南京卻無法擴展到北方防線。
當我們看到大明遷都時,不難發現這或許是歷史的必然。一個具備地緣優勢和經濟攫取力的首都,方能符合華夏這個大一統中央集權政權的需求。在這個歷史轉折點上,北京只能且必須是大明的首都。朱棣的出現,僅是為這個必然事件增加少許個人的主觀影響力而已。
最終,當中國王朝失去了北方廣闊的領土,遷都南方並變成南方分裂政權時,南京卻成為了江淮防禦體系的核心。南京利用淮河水道緊盯中原地區,同時也依賴長江天險守衛自身。因此,南京不僅成為地緣中心,同時也成為經濟中心,實現了兩者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