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卻打不過取經路上的妖怪?

大力齊天的孫悟空為什麼在前往西天取經時經常容忍許多妖怪呢?究竟是因為他們背後有強大的後援,還是孫悟空心地善良,又或者是被緊箍咒的力量所限制?

在過去,孫悟空曾大鬧天宮,讓玉帝派出十萬天兵都難以制伏他。就連原著中的二郎神也只能與他拼一拼,最終只有如來佛祖親臨,才能讓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後,觀音菩薩找到取經之人唐僧,讓孫悟空加入隊伍,一同前往西天取經。最後,孫悟空成功成為鬥戰勝佛,贏得了更多神仙的認可。

孫悟空在取經路上的忍讓,可能是因為他已經有了更高的視野,懂得如何將自己的實力保留到必要時使用。另外,也有可能是孫悟空的心思變得更為成熟,更加容忍他人,能夠為達成目標而擱置個人執念。無論如何,孫悟空的人物形象一直深植人心,在華人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在西遊取經的路途中,孫悟空遭遇了九九八十一難,其中大多數是由妖怪製造的問題。這些妖怪有的嫁給唐僧,有的則想要吃他的肉。一般來說,以孫悟空的法力和武力,他可以輕易地擊敗這些妖怪。然而,在許多情況下,孫悟空卻不主動出擊,甚至要請求天上的神仙來協助。

那麼,為什麼孫悟空不直接動手呢?其實,這主要是由於他有深刻的覺悟和智慧。孫悟空知道,許多妖怪都有具有人類情感和慾望的一面,他們之所以成為妖怪,是因為遭受了人們的冷落和傷害。因此,孫悟空希望能夠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在不傷及妖怪的情況下達到抓獲他們的目的。

此外,孫悟空也深知,強迫性的攻擊很容易導致衝突升級,產生更多的矛盾和問題。因此,他嘗試尋找更有效的方法,以化解危機和解決問題。孫悟空將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靈活性發揮到了極致,通過講故事、搗蛋、耍嘴皮子和運用變化之術等方式,與妖怪進行對話和斡旋。在這個過程中,孫悟空得到了更多的機會,拯救了更多的生命,並且也獲得了更多的信仰和尊重。

總之,孫悟空之所以不直接動手抓妖怪,是因為他懂得如何妥善地處理問題。他運用非暴力的方式,通過溝通和交流,將冷嘲熱諷化為智慧的力量,以達到取經的目的。這種能力和智慧,也是他成為唐僧師徒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的原因之一。

或許是因為「五百年等一個修行日」,這些妖怪被放逐於凡間後,法力皆有所退化。不過這些妖怪來自天庭,手上自然不會缺少法寶。有傳言說,孫悟空事先就知道這些妖怪在八十一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了他克服難關的得力助手。原著中,孫悟空憑藉預知未來的法術,早已知曉自己在陪同唐僧西行取經時有九九八十一難,因此才親自踏上了這場艱辛之旅。
孫悟空在取經之旅中遭遇許多小妖怪,但他並不會馬上將對手打敗。這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孩子氣,喜歡玩弄對手,就像貓抓到老鼠後會興致勃勃地玩弄一番。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孫悟空早已預見在取經之旅中會遇到許多困難,而這些問題不是透過打死妖怪就能輕易解決的。

例如在「玉兔精」的故事中,孫悟空沒有馬上將玉兔精打死,而是堅信解鈴還須繫鈴人的道理。他先讓唐僧假意迎娶玉兔精,然後讓她在國王面前露出真相,才最終能讓真公主回到王子身邊。孫悟空在這些困難中不斷地發揮巧思,讓人們看到了他與眾不同的智慧和謀略。

妖怪們也有靠山,這是另一種說法。在原著中,孫悟空十分精明能幹,所謂「一竅通而百竅通」。他早就知道唐僧的真實身份,即金蟬子的轉世。如果他能幫助唐僧成功地完成西天取經,他也能像金蟬子一樣成為佛教徒。一旦被列入編制,他就自然而然地要對天上的神仙表現尊重。如果我們殺死這些有靠山的妖怪,例如太上老君的老黃牛,那和他們日後的同事相處也會很尷尬。相反,如果我們先玩弄他們於股掌之中再抓獲他們,還能給天庭的人士一個面子。

許多人都說,觀音給的「緊箍咒」限制了孫悟空的成長。大家看過電影或電視劇都能知道,當孫悟空被唐僧誤解時,他曾想舉起金箍棒痛打唐僧,但因為緊箍咒的限制,讓唐僧得以免於一死。

悟空的緊箍咒一念出,頓時頭疼欲裂。這條緊箍咒在無形之中限制了他的法術。在三打白骨精之後,唐僧一直以為悟空殺了三個普通百姓,對他冷嘲熱諷,甚至刁難。從那時起,悟空便不再輕易動手殺妖。他希望唐僧能夠認清妖精的真面目,自己再進行行動,從而避免產生誤會。
有些網友認為,孫悟空在大鬧天宮時沒有發揮出全部實力。這意味著,所有神仙都知道孫悟空將會跟隨唐僧去西天取經,所以在大鬧天宮時,天上的神仙對孫悟空放水,讓他得以勝利。此外,在大鬧天宮時,那些妖怪的法寶也並未被使用。由於孫悟空從未見過這些法寶,他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而且有些法寶是由天地靈氣組成的,孫悟空很難抵禦,因此他不得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