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長河中,因沉醉於美色而喪命的凡人層出不窮 然而,對於一位皇帝而言,他的過錯可能非止於單獨一條性命的喪失,更可能是一國疆土的沉淪,以及千萬百姓的悲慘 是以,若欲勉勵警惕,吾人必須深入探求那些因貪愛紅顏而失去國度的君主們的往事
實則,世人常常認為皇帝皆是高高在上,置身於塵世之外,但實情卻是,他們與常人無異,同樣會被美色所籠罩,因此不自覺地踏上了無法回頭的道路 當一位皇帝的心神被紅顏所迷惑,他就會忽視了自己的職責與義務,只為私情所牽 倘若這種狀態持續不息,他將可能喪失自己的江山,同時也將帶給無數百姓慘痛的命運
夏朝夏桀與妹喜 宴會繁華,酣客如雲,夏朝之主夏桀耽於歡樂,志得意滿 然而,他的後宮佳麗,美艷絕倫的王后妹喜,卻對夏桀的放蕩無度甚感憤懣 妹喜遂聯繫商朝名將伊尹,二人相得益彰,夏桀江山飄搖 終於,在妹喜與伊尹密謀之下,夏桀的王朝氣數已盡,史書因而流傳下「夏亡於妹喜」的警世之語
由此可知,華夏歷史上第一位皇朝之君夏桀,正是以這般慘痛的悲劇開篇 自此以後,許多皇帝循夏桀的覆轍,走向了滅亡的深淵
商朝商紂王與蘇妲己 商朝之君紂王原本是位智慧聰明之主,對政事亦是謹慎周密,銳意國家富強 然而,紂王竟被妲己所迷惑,淪為歡場之徒,耽溺於逸樂之中,使得商朝走向滅亡之路
商朝理應從夏朝的衰敗中吸取教訓,然紂王卻不顧前車之鑒,堅定踏上了前人的失足之途 難道他只為妲己一片芳心,竟然連理智思考皆付之一炬乎?
周朝周幽王與褒姒 一場名曰「烽火戲諸侯」的遊戲,自此招致周家江山的勢力日漸衰退,終走向滅亡之途 深陷昏庸的周幽王與釀成禍端的褒姒,成為後世長嘯不已的諷刺
夏商周這三個繼起的朝代,皆因紅顏釀禍而亡國,實在令人想起「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的感慨!
南朝陳後主陳叔寶與張麗華 陳叔寶原是一國之主,然而他卻沉醉於酒色,逍遙人世,與眾多嬪妃盡情作樂,對於張麗華更是寵愛無度,日常治理國事似乎已與他無關 終究,隋朝大軍破城而入,陳叔寶仍與妃子們縱情歡樂,被擒後,遭受磔刑之苦
北齊後主高韋與馮小憐 此位高韋,與他君臣相比更添滑稽 為炫示對馮小憐的鍾愛,他竟將國運存亡置之度外,任由歌妓主宰戰局,結果不僅身死國破,更導致家破人亡之悲劇
唐朝唐玄宗與楊貴妃 唐朝玄宗因楊玉環芳姿,罔顧忠良,荒廢朝政,甚至不復早朝 他與楊玉環共遊紅塵,笑看她傾國傾城,然未曾料到這段緣分將毀滅大唐江山之基石 安史之亂後,唐朝再無復其昔日輝煌 眾人憶及唐朝之盛世,卻傾覆於這位風流之徒之手,實在令人惋惜
明末闖王李自成與陳圓圓 目前江山近在咫尺,然因搶奪手下大將吳三桂之妻陳圓圓,遭受吳三桂反叛,如熟鴨飛遁,自身亦陷生死未卜之境
古人皆先奪得江山而後追求美人,此李自成兼顧攻伐江山與爭奪紅顏,安能成功立業? 讀史非嘲笑先賢,而欲時刻以為鑑,反求諸己以行正道,否則將成「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之局,如是者,讀史又何益哉?